全民總動員,移除外來種-沙氏變色蜥


你認識外來種-沙氏變色蜥嗎?你知道牠會對台灣的生態、原生物種造成什麼樣的衝擊嗎?為讓民眾瞭解外來入侵爬蟲類沙氏變色蜥目前的分布狀況及其危害問題,林務局嘉義林區管理處訂於10月3日(星期六)辦理「防治外來入侵生物-移除沙氏變色蜥與保育生物多樣性」活動,當日上午於嘉義公園舉辦沙氏變色蜥移除活動,號召民眾一同加入移除行列,下午在嘉義林管處大禮堂(嘉義市林森西路一號)舉辦臺灣外來入侵兩棲爬蟲類移除研習,歡迎民眾踴躍參加,一起為守護環境與保育生態盡一份心力。 來「嘉」防治外來種,全民動員「義」起來 沙氏變色蜥(Anolis sagrei)又名褐樹蜥、古巴小樹蜥、安東蜥等,原產於古巴、巴哈馬等中美洲島嶼地區,2000年開始入侵台灣,首次在嘉義縣水上鄉三界埔發現期其蹤跡,目前發現分布於嘉義三界埔及花蓮七星潭附近,推測其入侵與擴散原因為隨樹苗引入。沙氏變色蜥為半樹棲(semi-arboreal)型的蜥蜴,會利用地面至樹幹的空間棲息,時常出現於高度1公尺以下的檳榔幹、香蕉、竹子、草生地、灌木叢、水泥柱等處,並以頭下尾上的姿勢瞭望,雄蜥的橘紅色喉囊會一收一放,是牠在求偶和示威的時候,都可以看到的招牌動作。 沙氏變色蜥由於體型小、動作快、善於躲藏,性成熟僅需一年,且一年多次生產等特性,因此一旦成功入侵某個地區,即建立穩定族群並開始向外擴散,其擴散及族群增長速率驚人,被國際自然資源保育聯盟列為百大入侵種之一,牠會造成捕食台灣原生動物或相互競爭資源,減少生物多樣性,降低台灣生態環境的穩定性,更有學者指出,沙蜥可能會傳播外來寄生蟲及致病性病原,造成物種衰弱或死亡,對台灣本土物種的影響不容小覷。 外來種沙氏變色蜥入侵台灣15年,林務局自98年起即開始補助嘉義縣政府經費進行嘉義縣三界埔區域之沙氏變色蜥移除,截至103年為止,總計收購移除736,148隻,耗費698萬1,716元。嘉義林區管理處委託真理大學環境教育暨生態保育研究推廣中心進行嘉義地區沙氏變色蜥分佈調查及監測,以瞭解其族群變動趨勢及擴張情形,作為生態保育及外來種移除的參考依據。嘉義林管處長期致力於生態保育工作,與真理大學、嘉義大學、荒野保護協會嘉義分會合作,針對外來入侵物種(尤其是沙蜥)管理,培訓志工,定期舉辦教育訓練,推廣生物多樣性,與機關、團體建立夥伴關係,以利未來長期監測與移除,讓更多有志人士一起進入生態守護的領域。 嘉義林管處表示,本次活動針對沙蜥新擴散的地點-嘉義公園,透過即時移除,可有效抑制其擴散,另外也對其他本土爬蟲類物種進行觀察與紀錄,以瞭解其分佈及現存量。活動現場將由與會來賓及民眾共同宣誓並簽署「防治外來入侵種公約」,遵行三不三主動原則,以展現移除外來種之決心。而當日下午於嘉義林管處大禮堂舉辦臺灣外來入侵兩棲爬蟲類移除研習,將邀請專家學者分享研究成果及移除經驗,促進相關工作經驗交流,期能做為日後相關單位或民眾自發性主動移除之參考,並建立對待外來種的正確觀念,才能真正防止外來種入侵的發生。而政府資源有限,更需透過民眾的參與,防堵沙氏變色蜥的族群繼續壯大,呼籲大家一同加入移除行列。

推薦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