貢寮和禾感恩會-見證貢寮水梯田復育成果


為保育濕地生態系及其間伴生之特有生物,林務局自100年起與人禾環境倫理發展基金會輔導新北市貢寮區吉林里的農民,以傳統與自然共享的思維和技術經營環境,並請得過金鐘獎攝影獎項的生態導演李偉傑先生拍攝「和禾歲記」紀錄片,人禾基金會及《狸和禾小穀倉》重新設計發行《繪地書》;在地農民蕭春益提供蕭家祖傳半石砌半土築的老田寮,由和禾米的保育合夥人與鄰近有傳統土造記憶的朋友,動手以傳統土磚的製作方法,一磚一牆地讓老田寮復活,由桔聚創藝協助空間設計,名為「和禾田邊聊寮」,不僅作為民眾瞭解水梯田復育教室空間之外也兼具解說資訊站,104年1月20日落成啟用,內部保留一區塊傳統土埆厝的泥土地,邀請來賓一同為土地板完成最後的夯實,見證貢寮水梯田復育成果的新里程碑。 農田不只生產糧食,還能收穫生物多樣性、調節涵養水資源、支持海洋生產力?貢寮和禾水梯田上由《狸和禾小穀倉》整合10戶農戶組成的《和禾生產班》,耕耘出這些多元功能,四年來也透過《保育和夥人》機制、友善農產品的消費,與《和禾小旅行》及《和禾深呼吸》的參與,讓更多善意匯集在地保育的支持與交流。現在,教育田區旁的《田邊聊寮》解說站將開張,由林務局長官與生產班農人,一起完成田寮地鋪面的最後一夯來宣告啟用。同時也開箱放映紀錄影片《和禾歲記》,這整份豐富的解說繪地書正保育發行中,希望找更多環境權益關係人一起,來照顧自己的環境資本。 這是台灣為「生態系服務」及「特殊棲地保育」而尋求私有農田合作的開始。四年來,林務局及人禾基金會發掘了水梯田向森林與河口串連的生命網絡,在爭取在地傳統環境智慧的合作下,形成一處超過五百種生物共生共享的棲地,提供16種法定保育或紅皮書列名生存受脅的物種棲息利用,也貢獻雙溪河流域迴游生物的生態廊道,並讓居民口中早年「咁雨水調節洪旱」的蓄水田階面積再擴增。目前這個案例也已加入聯合國大學高等研究所發起之《里山倡議國際夥伴關係網絡IPSI》。 《和禾》代表從吃的社會責任就可以支持生態稻作,也希望用「和」字找回你我和土地、農人和萬物之間,曾經相互依存的深情厚誼。除了友善耕作生產「讓利」的稻米,近年生產班也在人禾基金會的組織下,推動認識土地價值與里山倡議的環境教育。2014年和禾生產班已與貢寮國中合作《真水學程》的校本課程,完成10場述說四季人與環境互動特色的《和禾小旅行》,並有《梯田深呼吸》5組方案供團體預約參與。為了讓旅經的遊客也能體認水梯田在美景背後更別具意義的環境功能,生產班蕭春益先生決定提供家族半棄置的田寮作為解說站,一群在地肖年人憑著記憶動手整修茅草土石厝,《肯夢AVEDA》的水環境教育計畫也共襄義舉,為這公、私、與第三部門及私人產業合作的保育產業奠定新的里程碑。未來這處《田邊聊寮》除了作為和禾活動的教室,也固定在週五六日白天開放,並希望能逐步聊出更多友善生活的可能。 為了在地保育產業進一步延續,也為活絡區外的保育推廣,李偉傑及范欽慧等人合作的《和禾歲記》影片配上延伸解說,融入一份絹印於梯田地景上的繪地書,也在今年開春保育發行。影片帶大家隨著農人呼應四季脈動,也見證周遭森林與河溪的繽紛生命熱鬧拜訪,在地與外地青年朋友的加入,更讓山村實踐著不一樣的和禾精神。畫面中鮮活地捕捉了食蟹獴穿梭田間的身影,以牠為吉祥物的狸和禾小穀倉,邀請大家來與阿獴交換這份對土地的新願。 林務局及人禾基金會也呼籲大家:要讓農人願意繼續為大家公益耕耘這片生機,請尊重在地私領域的生活不擅入田區。透過狸和禾小穀倉的單一窗口,不但可以參與有環境承載管理的生態旅遊,更可以回饋生產班的保育經濟收入,循環滋潤自己的環境資本! 更多瞭解請參考:《狸和禾小穀倉》臉書及部落格、《貢寮‧水‧梯田》部落格。

推薦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