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雷公根適應力強,可以在多種環境下生長,但這並不代表所有地區都能生產出高濃度的Centelloside,也因此這篇研究目的在找出最適合種植出高濃度雷公根的區域與種植條件,以提高產量、降低成本,並確保可持續發展。
閱讀更多
臺灣過往的平原農地並無留鳥猛禽的棲息,近年來,黑翅鳶逐漸成為農田地區的穩定留鳥,耕種作物的農田區域,也逐漸形成許多生物棲息的生態環境。黑翅鳶的存在,可能會成為影響生態系的關鍵物種,然而目前對於黑翅鳶在農田的觀察紀錄有限,因此這篇研究利用模糊評估法來評估其在不同農地環境的適宜性。
這是一篇與TaiBIF協作的香港水母公民科學資料集,所撰寫的資料論文(data paper)在今年五月發表於GigaByte Journal。
這是一篇沿著台灣東北部猴洞溪的環境DNA生物多樣性分析紀錄,所撰寫的資料論文(data paper)在今年四月發表於 Biodiversity Data Journal
蛾類是一群神秘而多樣的昆蟲,與蝴蝶同屬鱗翅目,但種類遠遠高於蝴蝶,以台灣為例,蝴蝶數量約400多種,但蛾類就有4,600多種。雖然蛾的種類如此繁多,生存在你我之中,悄悄地,安靜的,不被注意到的。你是否曾經好奇怪,他們究竟何時出現?吃什麼?又何時消失呢?
今天要跟大家分享一個有關於海膽的研究,等等..是我們平常愛吃的馬糞海膽嗎?並不是~~這次要介紹的是海膽綱(Class Echinoidea)底下的楯形目(Order Clypeasteroida),它們有著扁平的身體,喜歡生活在從潮間帶到深海的沙質海底,又俗稱沙錢或海錢。
這是一篇檢測和鑑定台灣主要沙岸植物馬鞍藤的內生真菌的研究,所撰寫的資料論文(data paper)在今年二月發表於 Biodiversity Data Journal 。
這是一篇用AI辨識鳥音的資料論文,所撰寫的科學論文在今年二月發表於 Biodiversity Data Journal ,並獲邀撰寫推廣文章於 Pensoft Publishers Blog平台分享。
# 【資料故事】從海岸到海底,近年公民科學參與的海洋生物資料大特輯 🦀🐡🐋🦑🐬🐠🪸 **文/ 何芷蔚、劉璟儀** 台灣得天獨厚的海洋島國環境,有西邊的台灣海峽加上東邊廣闊的太平洋伴隨著全球第二大的暖洋流黑潮,再搭配位處於北迴歸線上同時擁有的熱帶與亞熱帶的氣候,使得台灣周邊海域…
# 【資料故事】基礎科學與大眾的對話橋樑,近期發布的學術研究資料集 文/ 劉璟儀 近年來,台灣學術研究領域對於資料共享的風氣漸趨開放,越來越多的學者將生物多樣性資料開放至TaiBIF 和 GBIF的資料平台。 尤其對需要至野外調查取得資料的基礎科學研究來說,開放資料無疑是提升研究…
# 小公民大力量,近期發布的大型公民科學資料集 文/ 劉璟儀 今年4-5月,有兩個大型的公民科學資料集透過[TaiBIF IPT](https://ipt.taibif.tw/) 發布/更新到 GBIF 上,這對於即將到來的國際生物多樣性日來說,無疑是很棒的生物多樣性賀禮!讓我們來看看…
# 【資料應用案例介紹】生物版Google地球 - OneZoom 生命之樹與開放資料的應用 文 / 何芷蔚、劉璟儀 圖/ OneZoom.org > 2021 年底,一站式線上互動生命地圖OneZoom的發表,驚豔了生物多樣性領域的愛好者,也讓生物多樣性資訊的相關單位(當然少不了我…
# 點亮臺灣:發布在 GBIF 的物種出現紀錄超過950萬筆,資料量穩居亞洲第二! 文 / 劉璟儀 圖 / GBIF.org ### 📢 大會報告大會報告,臺灣在GBIF上發布的資料量來到了950萬筆大關囉!這麼大筆的資料量在GBIF 的地圖上呈現出來,彷彿整個臺灣被照亮的感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