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
Change Language
屏東國立海洋生物博物館獸醫李宗賢3月19日表示,海生館及台灣海洋大學所建立的海龜通報救傷系統顯示,2017年海龜擱淺通報210件,有60%死亡。 海生館及台灣海洋大學受林務局委託建立海龜通報救傷系統。李宗賢說,2017年台灣海龜擱淺通報事件總計有210件,其中發現時已經死亡的海龜佔60%、原地野放…
閱讀更多
外來種鳥埃及聖䴉近年頻頻聚集在彰化漢寶濕地棲息繁殖,彰化縣環保聯盟理事長蔡嘉陽透過空拍機記錄,兩年前該濕地約有300巢穴,不過今年濕地因有一半被地主拿去填土,預計數量會減少,不過透過空拍機發現,埃及聖䴉不增反減,築巢數接近800巢。蔡嘉陽對此擔憂表示,政府有必要啟動強力的防治計畫。 針對埃及聖䴉激…
原產於澳洲東岸的東袋鼬遭天敵狐狸獵殺而瀕臨滅絕,在消失近半世紀後,這種毛絨絨的動物再次現蹤澳洲大陸。 法新社及英國廣播公司(BBC)報導,身上有斑點的東袋鼬(eastern quoll)屬有袋動物,體型與家貓相近,牠們60年代於澳洲大陸消失,但仍在塔斯馬尼亞島(Tasmania)出沒。 當局推動為…
台中市府農業局表示,13日夜間有民眾通報1999,指西屯區東大路發現石虎死亡,經動保處帶回檢視,並請農委會特有生物研究保育中心專家協助,14日下午確認為雄性成體石虎,疑似為民眾飼養,已交由中興大學解剖研究。 農業局表示,石虎數量少且生性機警,非常難以親眼目睹,但石虎確實棲息在生活周邊,石虎生存面臨…
國道切割生物棲地,導致動物「路殺」不斷,不過蝙蝠專家近年意外發現,國道橋樑箱樑、排水箱涵成為蝙蝠重要棲所。 高公局工程司高秀雲表示,去年開始委託專家展開國道蝙蝠生態調查,意外發現蝙蝠受到人為干擾與開發導致棲地劣化或消失影響,尤其是洞穴型蝙蝠無處可住,開始轉移住到橋樑下方排水涵洞、或是上方的箱樑。 …
高雄港昨天(9日)救援了3隻迷途的小虎鯨,當時虎鯨們心肺功能衰弱,情況不太妙,經過《成大海洋生物及鯨豚研究中心》的搶救後,依然回天乏術,但讓人憤怒的是虎鯨們的死因,虎鯨們的胃裡面竟然塞滿了人類所丟棄的塑膠袋。 《成大海洋生物及鯨豚研究中心》表示昨天高雄港發現三隻(1公2母)迷途小虎鯨,原本打算引導…
花蓮林管處在新城鄉三棧溪進行溪流魚類調查,意外發現美麗「水中琉璃」無孔塘鱧蹤跡,身上有紅、藍和黃色斑點,這稀有魚種雖非保育等級,但呼籲民眾親近大自然,愛護生態。 林務局花蓮林區管理處副處長李政賢指出,2017年11月,同仁在三棧溪調查溪流魚類時,意外發現從未紀錄魚種「無孔塘鱧」的蹤跡,當時測量這尾…
金門縣政府農林科2月28日接獲通報,有隻受傷的水獺闖入金沙湖畔飯店的機房內,有員工及時發現,並找來相關單位前往救援,成功捕捉後初步檢查,牠是一隻年事已高的歐亞水獺,頭部有多處明顯傷口和感染,無奈經過多日搶救,仍因腎衰竭等問題死亡。 縣府農林科長鐘立偉表示,經獸醫診治後,這隻水獺年齡偏大,牙齒與骨頭…
有「高海拔生態系統健康氣壓計」之稱的雪豹,已於1996年被列為《中國瀕危動物紅皮書》瀕危物種,中國身為全球雪豹最大分布國,維護雪豹安危不遺餘力。 有「雪豹之鄉」美名的雜多縣昂賽鄉,是中國大陸最大的雪豹棲息地。去年11月,有一隻母豹「凌雪」發生嚴重車禍,被民眾發現之後,先是送往省城西寧救助,手術失敗…
湖北后河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以下簡稱后河保護區)今(7)日發佈消息,該保護區確定發現一種中國植物新種,目前該植物已被命名為「鄂西商陸」,並被評定為極危物種(CRD)。 據后河保護區科研所所長朱曉琴介紹,2011至2013年,湖南吉首大學植物學專家張代貴一行在對神農架國家級自然保護區進行第四次中國中藥…
隨著中國企業近年在全球逾60國瘋搶建設大單,西半球最大、最強健的近危(Near-threatened)貓科動物美洲豹,利牙竟成為中國勞工私運回鄉,賣去當中藥的重要生財管道,近一年不到,恐已有逾百隻為此送命,引起全球保育人士嚴重關切。 國際科學期刊《自然》(Nature)上月指出,去年12月26日,…
海巡署第三岸巡總隊2日獲報,台中松柏漁港北堤200公尺處海灘有鯨豚死亡,經通知中華鯨豚協會到場,發現是台灣西部沿海常見的頻臨絕種的「江豚」,因死亡多時無法判斷原因,這也是台中市今年(2018年)第一起鯨豚死亡案例。 中華鯨豚協會副秘書長張銘豈今天(3日)表示,江豚是台灣西部常見的海豚,確切數量不詳…
國際科學家團隊昨天(1日)宣布天大好消息,南極洲東邊偏遠小島,發現前所未知的150萬隻企鵝。研究人員指出,這表明該地區是野生生物在氣候變遷和人類濫捕之下的重要避難所,當局應該立法將這塊廣闊區域設為海洋野生生物保護區。 英國《衛報》昨報導,牛津大學企鵝專家哈特(Tom Hart)的團隊,在偏遠的危險…
一隻百年未見的稀有藍截尾貓(blue bobcat)被獵人殺死了,在野生動物保護者眼裡看來非常心痛,但獵人相關團體卻興高采烈地宣布,「這是非常稀有的,百年來都沒有目擊紀錄呢!」 粉絲頁「Cecil the Lion」分享了3張照片,一頭美麗的截尾貓躺在草地上,胸膛和前腳都有傷口,明顯已經死亡,雖然…
迎春出遊,海生館常是大家首選的景點,而海生館裡花花綠綠的珊瑚,更是深受大朋友小朋友喜愛。這麼美麗的珊瑚,除了供人觀賞,還有一個非常具有經濟價值的秘密,就是它珍貴的萃取物還可製作美妝保養品!小小一瓶30∼50ml不但要價數千元,相關藥妝品產值每年更高達新台幣30億元以上,但野生珊瑚採捕不但會造成生態…
全球生物多樣性資訊機構(GBIF)已開放2018年度青年研究者獎(Young Researchers Award)的提名,預計將頒發5千歐元的獎金給GBIF參與國所提名的碩士班研究生與博士班研究生各一名。本年度徵求的要件為研究題目主要是使用GBIF的資料的研究生,將於2018年10月的GBIF全球…
為養護黃河生物多樣性、促進黃河漁業永續發展,農業部決定自2018年起實行黃河禁漁期制度。禁漁期為每年4月1日12時至6月30日12時,期間內禁止所有捕撈作業。 禁漁區主要包括:黃河幹流;扎陵湖、鄂陵湖、東平湖等3個主要通江湖泊;白河、黑河、洮河、湟水、大黑河、窟野河、無定河、汾河、渭河、洛河、沁河…
來台度冬的黑面琵鷺,今年接連發生疑似體弱軟腳或受傷送醫,經送台南慈愛動物醫院救治後,除了1隻因雙翅受傷骨折,傷勢嚴重不治外,另外5隻均已康復野放,且全數排除肉毒桿菌所造成。 台南鳥會總幹事郭東輝表示,今年從元月開始,台南四草、土城、七股及高雄茄萣等濕地,陸續傳出有黑面琵鷺疑似體弱軟腳的情形,經鳥友…
工作坊目的: 為協助科技部計畫需要上傳物種分布紀錄資料之實驗室,使用適當的標準(如Darwin Core) 透過資料發布工具(IPT)於適切的時機公開資料,以增進資料多次使用的可能,同時鼓勵學界對資料標準化之認同,促進資料交流。 日期: 2018年3月3日(星期六) 地點…
台南市野鳥學會於上週執行全球黑面琵鷺普查,發現1隻黑琵「軟腳」落難,送慈愛動物醫院救治。今天(26日)又有2隻因體弱軟腳送醫,累計這1個月來已多達6隻送醫。 中華民國獸醫師公會全國聯合會理事長、慈愛負責人陳培中表示,今天(26日)送來的這2隻黑琵,並沒有受傷,只是比較虛弱,已先幫忙打點滴並作保溫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