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
Change Language
秋冬交替,金黃色稻浪,是花東縱谷最美麗景致。其實仔細觀察,每株稻穗都蘊藏著一個精采又熱鬧的小小世界。不用農藥、不用防治資材,讓長腳蛛、橙瓢蟲回到農田,能不能創造農民與生態的雙贏? 每當水稻開始抽穗,農田裡就開始熱鬧起來。各式各樣的昆蟲齊聚,有的啃食稻葉、有的吸食稻榖、有的愛吃小蟲。水稻從根部到頂端…
閱讀更多
當人們進入夢鄉,牠們的靈魂,正在深夜閃閃發亮。一級保育類動物石虎,原本是全台普遍分布的物種,短短不到100年的時間,卻瀕臨滅絕的窘境。留下棲地是保住牠們的關鍵,越來越少的石虎,遇上越來越多的開發,漆黑中,需要光。 黃澄澄的景象,瀰漫稻香,來自台北的遊客,正彎著腰收割,一把一把將稻穗放進打穀機,腳踩…
有人說,牠是僅次於蜜蜂,對人類最有用的昆蟲。不管是禽畜糞或廚餘,都可以被牠快速消化。牠的糞便可以做有機肥,牠本身更是高蛋白來源。這小小昆蟲,會是轉化人類煩惱、提供食物來源的救星嗎? 每天晚上,林信仁總會從超商或大賣場,回收一堆堆即期食品,或賣相比較差的蔬果,這些食材都還可以食用。廚師們義務來這裡烹…
瑞典博羅斯動物園(Boras Djurpark)坦承,在過去6年間,殺死9隻健康的幼獅,因為牠們是「多餘的」。 動物園執行長謝爾遜(Bo Kjellson)接受瑞典SVT電視台訪問時承認,自2012年迄今,先後殺死了9隻身體健康的幼獅,「當時我們曾花很多時間,嘗試出售牠們或移送到其他動物園,但不幸…
寒流來襲,9日天氣又濕又冷,日管處結合農委會特有生物研究保育中心、明潭國小、魚池農會等單位,不畏風雨,展開「水社柳」復育工作,僅見大家身穿雨衣,有的手持圓鍬等工具,有的負責搬運、種植樹苗,將合計約80株的「水社柳」樹苗,種植在日月潭水社梅荷園至九龍口沿線的自行車道,讓消失百年的「水社柳」,重返原生…
保七總隊第六大隊日前接獲情資,於南投縣草屯地區 有不肖商人非法濫捕珍貴保育類珍禽,並販賣牟利, 經循線查緝,終於一舉緝獲,救出一批保育類鳥類。 保七總隊第六大隊近日獲報,於南投縣草屯地區有不肖商人捕捉保育類珍禽「朱鸝」、「黃山雀」、「 黃腹琉璃」,並於其所開設的鳥店中販賣牟利,觸犯《野生動物保育法…
在台灣目前廣義的原生淡水魚中,鰕虎科佔了大約75種,是數量最多的魚科。鰕虎科魚類體型偏小、具有腹鰭特化成吸盤的特徵,其中,屬於台灣特有種的蘭嶼吻鰕虎,在這次紅皮書中被列入極危(CR)等級。蘭嶼吻鰕虎分布在蘭嶼的主要溪流中。2012年天秤颱風重創蘭嶼,強風豪雨侵襲下,造成島上的機場、港口及房屋損毀。…
北美東岸地區寒流發威,連一向溫暖如春的佛羅里達州也出現異常低溫,海龜都凍僵了!動保人士出海救援,從海水中撈出一隻隻四肢僵硬的海龜。 專家說,海龜會「自閉求生」,關閉生理機能,連專家都要靠超音波掃描,偵測到心臟跳動,才能分辨凍僵的海龜是否還活著。 佛州魚類暨野生動物保護委員會人員表示,只要海水溫度降…
美國南加州的農場經營者或民眾在有許可的情況下,能夠射殺攻擊牲畜或寵物的美國獅,但面臨美洲獅數量凋零,相關當局決定調整發放許可的政策,下達「禁殺令」。 美聯社報導,加州魚類及野生動物管理局(Department of Fish and Wildlife)改變以往只要申請便發放的政策,現在申請人最一開…
禾花雀每年夏季由俄羅斯西伯利亞出發,往南遷徙,期間於9月至11月途經香港,逗留約5天,再往南飛向東南亞避寒。為了更準確掌握禾花雀的遷徙路線和生活習慣,香港長春社和香港觀鳥會於今年起在塱原設網捕鳥,為撞上網子裡的禾花雀度高磅重,再扣上腳環,然後放生。 香港觀鳥會主席劉偉民解釋,工作得到漁護署支持,禾…
屏東低海拔山區出現台灣黑熊蹤跡!2018年10月底屏東山區的蜂農因蜂箱遭到不明破壞,意外發現了台灣黑熊的可愛身影,屏東科技大學野生動物保育研究所所長黃美秀帶領研究團隊,將農友發現蜂箱遭破壞、黑熊吃蜂蜜及通報的過程製成影片,PO上網後再度引起民眾對台灣黑熊保育的重視。 黃美秀說,台灣黑熊主要出沒在台…
漫步在觀霧山莊前的春,是鵝黃與乳白的色彩交融。當我們在山莊前庭信步而行,可曾注意到仰角方向的滿樹金黃?這棵是觀霧地區著名的台灣檫樹( Sassafras randaiense ),正綻放著春天到來的信號。 檫樹在分類上屬於樟科(Lauraceae)檫樹屬(Sassafras)植物,曾繁茂於新近紀時…
台灣環境資訊協會於10月27日邀請中山大學生物科學系副教授顏聖紘,以「無所不在的變性行為」為題,說明生物進行「性轉換」的奧秘。以此文紀錄演講內容,與讀者分享生物世界的奇妙。 身為哺乳類的我們,一出生就已決定了性別。然而,有些生物雖然出生時是雌性,卻可能因為環境、族群變化,得以在後天變為雄性,甚至可…
四面環海的台灣,不管是泥灘、沙灘、珊瑚礁、藻礁等海岸,甚至是溪流、農田裡等,都可見螃蟹的蹤跡,螃蟹的多樣性令人驚豔。根據這個月台灣博物館出版的台灣螃蟹名錄,台灣已知螃蟹的種數高達800多種,約占全球已記錄螃蟹物種的1/10。 新版台灣螃蟹名錄是繼2001年、台博館首次發布的台灣螃蟹名錄,再度由新加…
我們熟知的多數生物主要是用「聲音」來溝通,我們也熟知某些生物會藉由改變體色等方式來躲避敵人或得以順利覓食,這是種操弄「視覺」的技倆。但能把兩者做結合的,就不得不提及軟體動物門中擁有最複雜神經系統的生物──頭足類! 大多數頭足類能夠以神經操控體表色素細胞的收縮,以展現各式各樣的體色。這不僅可用來隱蔽…
在觀霧地區雲霧繚繞的中海拔森林裡,你不能不認識長尾栲這個物種。 廣泛分布於台灣低至中海拔森林的長尾栲,屬於殼斗科一員。提到殼斗科這個響亮的名詞,許多人腦海中會浮現電影冰原歷險記中那顆被松鼠追到天涯海角的橡實。橡實那討喜的造型是由兩大結構組成:渾圓飽滿的「果實」以及覆蓋於其上的帽子——「殼斗」。但並…
英國衛報報導,來自昆士蘭大學、CSIRO、澳洲海洋科學研究所和謝菲爾德大學的研究團隊發現一系列的「種」珊瑚礁,它們能透過產出幼蟲幫助修復白化、海星和其他干擾對珊瑚造成的傷害,形成支持大堡礁系統的基礎。 大堡礁是世界上最大的活體珊瑚礁群,由3800多個獨立的珊瑚礁組成,綿延澳洲東海岸2300公里。 …
晝伏夜出的神祕草鴞,活動範圍能有多大呢?研究人員透過繫放追蹤,揭露草鴞居無定所的一面,這與過去印象大異其趣;而其活動距離長達36公里,堪稱長距離飛行者、天空的大冒險家! 東方草鴞是台灣已知12種貓頭鷹中唯一在草生地棲息繁殖的留鳥。 台南野生動物保育學會這幾年來除了救傷誤種鳥網的猛禽、野鳥,近年來更…
2017年地球的健康如何?從某個角度來看是警鐘不斷。去(2016)年科學家預測會在今年5月達到峰值410ppm的二氧化碳濃度, 提前在2017年4月18日達標 。相隔一個月,因為北極冬季溫度的大幅升高,埋藏在北極永凍土中的 全球種子庫「諾亞方舟」第一次嘗到淹水苦果 ,研究人員只能徒呼:「當時沒想到…
熊鷹的存在與排灣、魯凱文化息息相關。近年來研究顯示,台灣熊鷹族群的衰減,以盜獵與棲地喪失為主要原因;而盜獵的壓力更與排灣、魯凱族文化上配戴熊鷹羽毛,以及馴鷹市場所衍生的買賣相關。 為了維持實踐傳統文化與熊鷹族群存續之間的平衡,屏東科技大學野生動物保育所鳥類生態研究室本月再度邀集排灣族各部落領袖(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