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
Change Language
各位使用者大家好, 近期收到許多來信反應於本網站無法搜尋物種等問題。 本網站搜尋功能原是使用google的免費服務,但google前陣子已開始對此服務收費,我們並無付費,因此無法使用此功能。 很抱歉近期應無法立即更改,但未來會找其他服務替代。 在這段期間,若…
閱讀更多
2018 聯合國生物多樣性研討會(UN Biodiversity Conference 2018)正於11月13-29日於埃及舉行。 此次研討會結合第14屆生物多樣性締結公約研討會(Conference of the Parties to the Convention on Biological…
亞洲生物多樣性資訊基金(BIFA)開始徵集構想囉~歡迎臺灣的生物多樣性資料領域相關人士或組織踴躍爭取計畫補助,一起拓展更多的可能性! 本次基金總額約為71,000歐元,每位申請者最高可補助15,000歐元。 此次補助分為三種類型: 1. BIFA collections data mobi…
GBIF 預告計畫補助案申請:GBIF 正在準備第四次亞洲生物多樣性資訊基金(Biodiversity Information Fund for Asia, BIFA)計畫的提案說明。 BIFA (http://bit.ly/2QuaM0w) 計畫由日本環境部設立,此計畫將針…
在揚州長江江段,常年有30頭江豚生活在這裡。為了保護好江豚,昨天(18日)下午,長江江豚拯救行動計畫揚州協助巡護啟動暨水生生物科普教育基地揭牌儀式在江都區大橋鎮舉辦。儀式上,江蘇首支江豚協巡隊宣告成立,首批六位協巡隊員正式上崗。這六位隊員原本是李典鎮沿江村專業漁民,昨天開始,他們已轉變為保護江豚的…
為了未來天然氣的供應,台中港將為了液化天然氣接收站擴建外廓防波堤。此案填土面積超過50公頃,依法應進入二階環評;而開發行為恐怕截斷白海豚遷徙廊道,更是最受到關注的焦點。環保署副署長詹順貴預料,後續審查必定「熱鬧滾滾」。 20日在第334次環評大會確認進入二階環評後,此案後續將有公開說明會、範疇界定…
據報,新疆尼勒克正在建設中的一條高級公路,由於一群屬於「三有」保護動物的粉紅椋鳥,在爆破的碎石上棲息繁殖,投資近5億元(人民幣,下同)的工程,為此將停工一個月。 中國的「三有」保護動物,為受國家保護具有重要生態、科學、社會價值的陸生野生動物,當中也包括國家二級保護鳥類粉紅椋鳥,新疆則是這種候鳥在中…
大農大富自2011年開園後,經林業試驗所與東華大學長期監測,陸續記錄到麝香貓、食蟹獴、朱鸝、環頸雉及黑翅鳶等保育類野生動物。今年花蓮林區管理處委託觀察家生態顧問有限公司進行調查,架設11部紅外線自動相機,竟首次拍到台灣特有亞種保育類野生動物「黃喉貂」現蹤園區。 監測發現,黃喉貂使用溪流與濱水植被…
讓大象不再哭泣,台灣2020年起終止象牙買賣!行政院農委會這週公告修正「野生動物保育法施行細則」,將明年12月31日訂為買賣象牙最後期限,林務局表示,仍將持續戮力加強查緝,防止非法交易。 行政院農業委員會這週正式公告修正「野生動物保育法施行細則」第33條、第33條之3,增訂保育主管機關得廢止保育類…
野生鳥類的保育工作,是一個國家面對環境生態、生命價值最直接的作為。非常可惜的是,宣稱為了愛護環境而推動能源轉型的政府,在能源政策上,卻選擇在深具豐富生態的深澳地區再起燃煤電廠,對此,本會提出強烈質疑,要求政府提出完整能源轉型政策說明,並且呼籲政府重視遊隼在深澳繁殖的珍貴生態價值及象鼻岩特殊海岸地景…
編按:你怕蛇嗎?為什麼蛇會出現在人類活動範圍呢?把蛇抓光就沒事了嗎?每年7月16日是「世界蛇日」,讓我們透過專家說法和研究,正確瞭解蛇的習性,以及和人類領域重疊的原因,學會以明智的方式應對「蛇出沒」。 在「捕蜂捉蛇」業務還背在消防隊身上的年代,持續累積的消防隊出勤記錄,為人蛇衝突提供了可能的研究素…
7月16日是世界蛇日,適逢新北市紀錄片線上影展播出張緯誌導演《 後山蛇援 》紀錄片,介紹居住在松蘿湖的嬌客——無毒、無攻擊性的白腹游蛇,並探討生態研究者的勞動處境。 2015年拍攝的《後山蛇援》,跟隨時任宜蘭大學蛇類研究室助理方穗銓的腳步,上山下海調查蛇蹤,也到消防隊協助處理民間捕獲的蛇類,進行生…
肯亞的野生動物保育工作遭受重大挫折,保育人員想把14頭瀕危的黑犀牛移送到保護區,但有8頭犀牛不幸在新居死亡,當局還在調查原因。 美聯社報導指出,這次的運送行動,是要把14頭黑犀牛從首都奈洛比運到數百公里外、肯亞最大的國家公園「東察沃國家公園」(Tsavo East),讓牠們在那裡免於遭受盜獵,安心…
據香港《星島日報》報導,「香港鯨豚研究計畫」最新調查發現,海豚在香港大嶼山活動次數,有明顯下降趨勢,中華白海豚由2011年88隻,跌至2016年47隻,此外,一些經常出沒於香港水域的海豚,近年已不見蹤影。 據報導,香港鯨豚研究計畫由1995年開始,研究人員表示,大嶼山西面水域是香港唯一持續錄得較多…
英國衛報報導,史上第一個試管犀牛胚胎可望拯救滅絕的北方白犀牛。 現在世界上只剩兩頭母的北方白犀牛(northern white rhino, NWR)還活著。最後一頭公犀牛蘇丹已於今年3月在肯亞過世,這表示除非新的體外受精(IVF)技術取得成果,否則這個亞種注定滅亡。 目前有2萬1000頭南方白犀…
世界上最後一頭雄性北非白犀牛蘇丹(Sudan)過世數個月後,科學家今天(5日)表示,已培養出嵌入北非白犀牛DNA的胚胎,盼能讓這種白犀牛亞種躲過絕種命運。 柏林萊布尼茲動物與野生動物研究所(Leibniz Institute for Zoo and Wildlife Research)繁殖管理主管…
近日,江西一起號稱迄今為止最大販賣野生動物案曝光,且不少公職人員參與販賣,以野生動物保護管理部門充當保護傘。 據陸媒2日報導,去(2017)年12月24日晚上9點多,在滬昆高速贛湘交界處查獲一輛裝運300多隻各種各樣的野生動物屍體的車輛,主要有黃麂、蛇、果子狸之類。經查,貨主花了4萬塊錢從新余市購…
再傳石虎悲歌!苗栗縣三灣鄉台三線103公里處,今早被民眾發現一隻石虎陳屍在道路雙黃線上,雙眼瞪大,頭部流血,已氣絕多時。苗栗縣政府農業處表示,該石虎頭骨及耳朵破裂,初步研判是遭路殺,遺體已送往國立屏東科技大學解剖,這是近年來苗栗縣三灣鄉首次發現石虎被路殺,也是苗栗縣今年第三起、全國第七起石虎被路殺…
特生中心野生動物急救站搬新家了!為因應日益增多的傷病與收容動物,於2004年啟動急救站新建及搬遷計畫,從覓地、籌措經費、規劃等,共歷經14年時間完成第一期硬體設備。2日,入厝記者會上,農委會副主委李退之表示,野生動物救治是讓國際看見台灣在保育上的努力。 25年銘刻台灣保育史 「念念不忘必有迴響」 …
中國大陸活躍的網購平台,成為虎皮、熊膽這類珍稀野生動物製品銷售管道。雖然投訴過後成交量有變少,但還是有不少人在違法販賣。 北京青年報報導,在網路拍賣平台微拍堂上,有商家自稱售賣包括虎皮被子、犀角手串、玳瑁手鐲在內的多種動物製品。經檢舉後,這家網店已經被封。 微拍堂是一家線上拍賣交易平台,主要交易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