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度資料回顧】點亮臺灣:發布在 GBIF 的物種出現紀錄超過950萬筆,資料量穩居亞洲第二!


點亮臺灣:發布在 GBIF 的物種出現紀錄超過950萬筆,資料量穩居亞洲第二!

文 / 劉璟儀
圖 / GBIF.org

📢 大會報告大會報告,臺灣在GBIF上發布的資料量來到了950萬筆大關囉!這麼大筆的資料量在GBIF 的地圖上呈現出來,彷彿整個臺灣被照亮的感覺。

TaiBIF 自 2008 年以來,便持續地提倡將生物多樣性資料開放到GBIF上的概念,但是,這些數字究竟代表的意義是什麼呢?為什麼我們要一直增加開放資料量呢?

首先來看看開放的資料都是什麼類型、來自哪裡

根據 GBIF 的資料發布年度報告,毫無意外地,開放的資料中涵蓋最大宗的是動物的出現紀錄,其中又以鳥類的資料量最多,佔了64%(主要來自公民科學eBird 的資料集);植物其次,以被子植物的資料量最多,佔了82%(主要來自林試所的植物標本)。

開放資料的產生來源主要有4大類:(1) 公民科學 (2)自然史典藏(如博物館的標本)(3)生態調查資料(如個人研究資料) (4)政府計畫資料(如林務局等機關公開招標的計畫),其中以公民科學資料開放為最大宗,佔了約 87%(你沒看錯真的是87趴),包括了鳥類、蛾類(慕光之城)、路殺社、兩棲類(e.g.楊懿如老師帶領的兩棲類保育志工調查)等等。

這樣的結果表示什麼?

👉 越容易被觀察到的生物,出現紀錄的資料也越容易累積。 👉 生物多樣性資料的開放,公民的力量不容小覷,人人都有機會當公民科學家。

好喔,那我們累積了那麼多資料,可以幹嘛?

對於學者來說,這些不同來源的資料共享能夠彌補他們研究領域的時間和空間分布的空缺,比如 A 學者研究 a 物種,但他只有調查了 2016-2020 年的資料,剛好B學者有 a 物種 2010-2016 年的資料,這樣他們可以透過開放資料共享,整合出 2010-2020 十年的 a 物種調查資料;又或者C學者主要調查b物種在北台灣的分布紀錄,而D學者調查b物種在南台灣的分布紀錄,透過足夠的開放資料,他們就可以找到對方的研究資料,並再利用整合出b物種的全台灣分布紀錄。

🌱 案例1: 用 GBIF 出現紀錄建立臺灣昆欄樹的分布模式預測(現在到2050年)及評估氣候變遷的影響

🌱 案例2: 利用特生中心在 GBIF 發布的蛾類典藏資料結合AI,尋找蛾類色彩多樣性和海拔高度溫度的相關性

如果你是喜愛戶外運動、接近大自然、觀察生物的人,可以從這些開放資料中,查查什麼時候可以欣賞山櫻花、哪裡是賞鳥勝地、哪片海域有機會遇到海龜、台灣的蛾類、蛙類有哪些種類、去哪間博物館可以看到哪些典藏標本;或是居住在哪一區的人可能要注意會有紅火蟻,哪個農業區需要防範秋行軍蟲。

當生物多樣性開放資料累積到一定資料量時,就可以像大數據一樣,進一步做應用分析,甚至提供給政府做決策參考,以下舉幾個應用類型:

  1. 開發案的環境監測調查 政府或開發單位在評估開發的地點時,可以藉由參考長期的生態監測資料,了解該地是否適合開發,或是評估開發時應該避開哪些區域、調整施工方式等等,讓經濟發展和環境保護可以兼顧。然而,目前在這方面常常面臨資料不足難以有效評估的問題,這是未來開放資料可以努力發展的方向。
  2. 保護區的設置規劃 針對保育類的分布範圍和族群量的開放資料,政府可以評估是否設置保護區來進行棲地和物種的保育。
  3. 人畜共通疾病的傳播 當某些人畜共通傳染病出現時(如狂犬病、COVID-19),學者可以在確認病毒宿主來源後,藉由特定物種的分布資料,來推論病毒的傳播模式,以了解這些疾病可能是如何從動物身上傳播到人類,又是如何擴大傳染範圍的。
  4. 外來種防治 外來種的入侵對於生態、農業等都會造成威脅,若能將這些外來種的入侵分布資料建立圖資,便可以針對熱點區域建立偵測機制,進而擬定有效的防治策略,如秋行軍蟲、紅火蟻、福壽螺、小花蔓澤蘭等等。

總結:生物多樣性資訊其實比你我想像地更貼近生活,資料量的累積亦是所有應用分析的基礎

當資料經過清理、彙整、開放共享,並累積到一定的量之後,便能讓「資料」變成有用的,可以說故事的「資訊」,進而透過分析、研究而成為「知識」。有沒有覺得「生物多樣性資訊」、「生物多樣性開放資料」這些名詞,其實離我們的生活週遭、平常關注的議題並不遙遠呢?

推薦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