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放資料,其實並不如想像中容易。
試想一下,生物學家們研究各種不同的動物和植物,不同的紀錄方式、研究目的、不同的田野調查,並收集了大量的相關資料,以便日後的研究和比較。可是,每個研究者都使用不同的方式來記錄這些資料,這樣就會讓人很難將這些資料整理在一起,也很難做出準確的比較。…
# 【資料故事】從海岸到海底,近年公民科學參與的海洋生物資料大特輯
🦀🐡🐋🦑🐬🐠🪸
**文/ 何芷蔚、劉璟儀**
台灣得天獨厚的海洋島國環境,有西邊的台灣海峽加上東邊廣闊的太平洋伴隨著全球第二大的暖洋流黑潮,再搭配位處於北迴歸線上同時擁有的熱帶…
# 【資料故事】基礎科學與大眾的對話橋樑,近期發布的學術研究資料集
文/ 劉璟儀
近年來,台灣學術研究領域對於資料共享的風氣漸趨開放,越來越多的學者將生物多樣性資料開放至TaiBIF 和 GBIF的資料平台。
尤其對需要至野外調查取得資料的基礎…
# TaiBIF 官網搜尋功能改版更新囉!歡迎來找資料!
### 使用方式小提醒
大家可以直接先點選首頁的搜尋類別,或選擇「 **找資料** 」功能進入搜尋篩選頁面,更能有效率地找到您要的資料喔!!
感謝前陣子許多使用者的回饋意見,我們也因為一…
# 點亮臺灣:發布在 GBIF 的物種出現紀錄超過950萬筆,資料量穩居亞洲第二!
文 / 劉璟儀
圖 / GBIF.org
### 📢 大會報告大會報告,臺灣在GBIF上發布的資料量來到了950萬筆大關囉!這麼大筆的資料量在GBIF 的地圖上呈現…
> GBIF 在近期針對敏感物種如何發布出現紀錄寫了一份指引。
### 為什麼要針對敏感物種呢?敏感物種指的又是什麼?
敏感物種是指那些稀少、瀕危、極具有商業價值的生物,這些物種都需要被永續地保護起來。
而在我們提倡資料開放的同時,如何盡可能地讓這…
大家好,
近期有許多人反映新的官網平台沒有保留以往方便物種搜尋的**分類樹狀查詢功能**,
TaiBIF 團隊其實一直有將此功能保留下來,但為了要跟 TaiCoL物種名錄做更好的連結,並確認每筆出現紀錄皆可追溯到名錄,我們暫時將此功能隱藏,以進行功能優化更新,…
#### 號外號外📢📢📢
**GBIF.org 繁體中文版介面**正式上線囉!
趕快來探索看看▶️ [https://www.gbif.org/zh-tw/](https://www.gbif.org/zh-tw/)
謝謝參與的翻譯和審譯人員在…
今年獲得資助的九個計畫,分別來自韓國、印尼、馬來西亞、巴基斯坦、新加坡、印度、黎巴嫩和越南,其中馬來西亞的計畫更是由來自台灣的研究者所提案!
這些計畫共得到 BIFA 約12萬歐元的經費,期待這些計畫對亞洲生物多樣性資料的流通與利用有所貢獻。
其研究領域多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