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鯨魚大批擱淺 軍用聲納是元兇


本報2013年7月4日綜合外電報導,江惟真編譯,蔡麗伶審校

最新研究首次證實,鯨魚會躲避海軍用來偵測潛水艇的軍用聲納。全球性的海軍演習活動和鯨豚大量擱淺之間的關係,總算有了解釋。

研究指出,最常見的擱淺鯨類喙鯨對聲納非常敏感;研究也意外發現,地球上最大的動物藍鯨,也會為了躲避聲納而中斷哺育幼鯨的行為,並快速逃離。藍鯨的數量在過去一個世紀已經減少95%。

會使喙鯨產生激烈反應的聲納強度,遠遠低於海軍演習所允許的聲納強度。「監管機關和計畫海軍演習者應該把這個研究結果列為規劃海軍演習的考量事項。」研究主持人蘇格蘭聖安德魯斯大學學者Stacy DeRuiter表示。

鯨豚保育協會成員Sarah Dolman指出,「鯨豚對聽覺的依賴,就跟人類對視覺的依賴一樣。他們靠聽覺來溝通、覓食和導航。噪音污染的威脅,迫使敏感的鯨群遠離棲息地,甚至導致部分鯨豚受傷或死亡。」Dolman說,目前對於噪音污染尚無全球性的規範,有必要即刻重新評估軍事活動造成的環境衝擊。

身為此研究的資助者之一,美國海軍強調此研究僅顯示鯨魚對聲納的行為反應,並不代表實際傷害。不過美國海軍發言人Kenneth Hess也表示,海軍演習每年進行例行審查,而且「鑑於新的研究發現,將會重新評估對海洋哺乳動物的保護措施。」

1950年代開始使用軍事聲納以來,異常的大批鯨豚擱淺事件越來越頻繁,多種鯨魚和海豚同時擱淺於數個不同地點,此類擱淺事件每年都會發生,最近在加那利群島、巴哈馬和希臘也出現高達15隻的鯨豚擱淺。

喙鯨最常擱淺的可能原因是其生性害羞,常誤以為噪音是殺人鯨發出的聲音,因而受到驚嚇。研究人員用吸盤把數位裝置黏在南加州外海的柯氏喙鯨身上,測量他們所接收到的聲音和他們的反應。當模擬海軍聲納的聲音大到200分貝、距離柯氏喙鯨3公里至10公里時,柯氏喙鯨會先停止哺育幼鯨和游泳,接著快速游開並且出現罕見的深潛行為。DeRuiter也指出,柯氏喙鯨會異常地停止哺育幼鯨6至7小時。

第二個同樣在南加州外海進行的研究發現,藍鯨因受到聲納的驚嚇,錯過了數量約一噸的磷蝦,這約等於藍鯨一天的食物量。「藍鯨靠大量密集的磷蝦群來維持他們龐大的體型,因此他們不斷潛水,當發現高密度的獵物群出現時飽餐一頓。」華盛頓非營利研究機構卡斯凱迪亞研究所學者Jeremy Goldbogen指出,「因此我們認為,進食行為被聲納干擾,可能對須鯨個體以及整個族群造成重大的健康問題,而此影響過去從未被發現。」

英國皇家海軍發言人表示,「皇家海軍對於在鯨魚附近使用聲納已經有所限制。我們承諾採取負責和實際的措施保護環境,降低對海洋哺乳動物的影響。新研究將被列入國防部主動聲納效應緩減程序的例行審查。」

【參考資料】

 

推薦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