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回歸20周年前夕,被冠以回歸吉祥物稱號的中華白海豚,數量在本港水域不斷下降,2016/17年度僅錄得47條,較2015/16年度的65條急跌27%,亦是有紀錄以來最低。其中過去最多海豚出沒的大嶼山東北面水域,白海豚更連續兩年絕迹。負責為漁護署撰寫報告的專家指情况令人憂慮,警告若情况持續,不排除數年後,本港水域再見不到這種吉祥物出沒。
世界自然基金會指出,大嶼山東北水域已設立大小磨刀海岸公園,以補償白海豚失去的棲息地,但白海豚未有重新進駐,反映這種「先破壞,後保育」的實驗失敗,必須採取更進取的措施如設立更多保護區,才有望令海豚數字回升。
翻查資料,本港90年代末錄得約逾250條白海豚,數字一直保持平穩,直至2011年港珠澳大橋動工,數字開始下降,當中以大嶼山東北面水域為重災區,該區水域的白海豚由11條急跌至2012/13年的4條,到2015/16年首次錄得0條,今年報告顯示,白海豚連續第二年絕跡大嶼山東北面水域。
漁護署最新發表的中華白海豚監察報告顯示,去年度(2016年4月1日至2017年3月31日)中華白海豚在大嶼山西南、西、西北及東北4個主要出沒水域的整體數目只有47條,是過去5個年度新低(2011/12年至15/16年的數目分別為88、80、73、87及65條),亦是自1995年有紀錄以來的歷史新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