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隻也不能少! 國際濕地大會籲完整保留黑琵棲地


本報2016年9月14日台北訊,林倩如報導

由內政部營建署、經濟部水利署、行政院農委會林務局及環保署共同籌辦,2016年國際濕地大會(Wetlands: Our Common Wealth, 2016 International Wetland Convention in Taiwan)接連兩天,自昨(13日)假松山文創園區盛大舉行。開幕式上,由營建署署長許文龍代表,同國際濕地科學家學會及世界自然基金會香港分會分別簽訂六年合作備忘錄。環保署、林務局、林試所、特有生物研究保育中心、水利署和營建署,也共同簽署2016~2021年濕地保育部會合作協議,創造以濕地為主軸之跨域合作新典範。

由營建署署長許文龍代表,同國際濕地科學家學會及世界自然基金會香港分會分別簽訂六年合作備忘錄。攝影:林倩如。

由營建署署長許文龍代表,同國際濕地科學家學會及世界自然基金會香港分會分別簽訂六年合作備忘錄。攝影:林倩如。

會議以「共生方舟─看見濕地新價值」為研討主題,邀請到國際濕地科學家學會(SWS)、國際自然保護聯盟(IUCN)、世界自然基金會香港分會(WWF-Honkg Kong)、國際生態學聯合會-濕地工作組(INTECOL-WWG)、濕地國際(WI)、水田濕地與水環境的國際學術組織(PAWEES)等九個國際核心濕地組織代表、共15位濕地保育專家與會交流,更有多位國內保育學者進行專題演講、論文發表和綜合討論,從綠色經濟及國土安全的雙贏角度,探討氣候變遷調適與國土保育下的濕地作為,且擴展台灣在全球濕地保育行動之國際夥伴關係。

今閉幕式將整合各部會、NGO團體聚焦濕地保護的行動方案,共同宣讀大會宣言「推動濕地明智利用,踐行里山倡議精神」。而周末17、18日另有濕地創意市集嘉年華於花博公園熱鬧舉辦。

台灣保育濕地候鳥增  國際學者認可

擔任2016~2017年SWS總會會長的Gillian Davies說明,國際濕地科學家學會是一個國際組織,會員約有3,000名,來自58個國家,大概100名會員住在亞洲,拓展亞洲作為保護濕地前線的潛力,歡迎更多有志之士加入行列,激盪知識進一步的熱情及靈感。SWS的使命在「為了增進了解、節約、保護、恢復、以科學管理為基礎,和濕地的永續發展」,特別是當代正面對嚴峻的氣候變遷考驗,連結生態科學與跨領域、跨政治的合作更是時勢所趨。

她表示,亞洲國家中,只有韓國和台灣為了保護濕地而制定規章,台灣在一年前通過《濕地保育法》,近年走訪台灣各地,許多重大濕地和棲息地恢復項目的落實令她印象深刻,提高了水質、調蓄洪水、防颱、供水、氣候變遷韌性、生物多樣性等等功能,並見證在保育濕地後,候鳥增加的正向變化,例如黑面琵鷺與水雉,成果斐然。

茄萣濕地生態熱鬧豐富,不管什麼季節都可以很容易觀察鳥類。圖片來源:茄萣生態文化協會國際學者觀察到來台候鳥增加,肯定台灣在濕地保育上有成果。圖為茄萣濕地豐富的生態,不管什麼季節都可以很容易觀察鳥類。圖片來源:茄萣生態文化協會。

國際學者觀察到來台候鳥增加,肯定台灣在濕地保育上有成果。圖為茄萣濕地豐富的生態,不管什麼季節都可以很容易觀察鳥類。圖片來源:茄萣生態文化協會。

內政部:茄萣濕地再評定程序進行中 
學者:不贊成1-4號道路開闢案

然而,最近高雄茄萣濕地卻因市政府執意開發1-4道路,恐破壞黑面琵鷺渡冬棲地惹議。依《拉姆薩濕地公約》(Ramsar Convention of Wetlands)第六則,一處濕地「棲息有單一種水鳥其全球1%以上個體數量」,便為「國際級濕地」,茄萣濕地擁有全球4.5%黑琵族群,生態價值不言而喻。

針對環團呼籲內政部依公約標準進行再評定作業,茄萣濕地應評定為國際級濕地,內政部次長林慈玲表示,台灣已評鑑認證2處國際級、40處國家及重要濕地、41處地方級暫定重要濕地,茄萣濕地現為地方級暫定濕地,相關程序還在進行中,級別尚未公告,會聽取民間各方意見,進行檢討後送交審議小組評定。

茄萣濕地是黑面琵鷺度冬時的重要棲地。圖為2015年茄萣濕地黑琵覓食秀。圖片來源:茄萣生態文化協會。

茄萣濕地是黑面琵鷺度冬時的重要棲地。圖為2015年茄萣濕地黑琵覓食秀。圖片來源:茄萣生態文化協會。

海洋大學海洋事務與資源管理研究所教授邱文彥,擔任立委期間力促《濕地保育法》通過,他表示,國土三法之《濕地保育法》去年2月2日正式上路,堪稱環境立法重大里程碑,全體國民依法來共同保護濕地。他認為,茄萣濕地1-4號道路開闢案,立論上根本站不住腳,台灣的濕地面積其實不大,不像參訪過的青康藏高原或塞內加爾三角洲,動輒幾萬公頃,道路這樣開過去造成棲地破碎化,肯定不適合黑面琵鷺的生態維護。

邱文彥指出,近年來黑琵從曾文溪口七股遷居茄萣,一方面除了證明茄萣濕地的資源豐富吸引候鳥,另一方面亦發出原棲地受人為活動影響之警訊,「既然這個環境適合黑面琵鷺,尊重生命,即不應冒著風險,僅僅為了短小的政治利益或交通理由進行開發工程。」

台灣濕地學會理事長、中興大學生命科學系教授林幸助則表示,不贊成此道路案。2016年全球黑面琵鷺數量3,356隻,其中台灣2,060隻佔61.3%,在茄萣濕地過冬的黑琵數量約200隻,佔在台過冬總量約1成。

「瀕危物種三分之二族群量在台灣,多麼珍貴的資產。且黑面琵鷺敏感於環境改變,就生物保護學的角度,濕地越完整越好,一旦開發道路,對其干擾一定很大。」他說明,圖一時便利性,1-4道路把濕地再切一刀,未來棲地恐面臨嚴重劣化;林幸助再舉重視環境議題的澳洲為例,說明該國各項開發計畫均以保育為優先,因為他們知道,若無法完好保護生態、國家永續發展又從何談起?重點在「濕地生態系統破壞後難以回復。」他強調。

來自香港、中國、澳洲、印度、日本、荷蘭、瑞士、美國等國、共15位濕地保育專家與會交流。攝影:林倩如。

來自香港、中國、澳洲、印度、日本、荷蘭、瑞士、美國等國、共15位濕地保育專家與會交流。攝影:林倩如。

 

推薦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