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虎是全世界瀕危狀況最嚴重的大貓,只剩下3200隻還存在於13個亞洲國家的森林、沼澤和叢林等野外棲地中。一項以衛星定位技術觀察老虎棲地的新研究發現,儘管棲地逐漸流失中,仍足以在接下來六年內讓老虎族群成長一倍,前提是亞洲地區的棲地不再流失,而且連接不同棲地的生態廊道獲得保護。
印度班德哈瓦國家公園內的孟加拉虎。圖片來源:WWF
老虎數量成長一倍 新研究:有可能達標
森林砍伐、農業擴張和基礎建設開發將老虎棲地切割得支離破碎。同時因亞洲藥材市場需求,老虎也面臨狩獵和盜獵威脅。
2010年老虎減少速度之快,促成了俄羅斯高峰會的舉辦。在峰會上,亞洲的老虎棲地國同意「Tx2」的目標,即在2022年前使老虎數量成長一倍。
峰會之後,尼泊爾和印度皆傳出老虎數量增加,俄羅斯東北虎的數量也在成長,中國東北方也有老虎出沒和繁殖的跡象。4月稍晚,印度將舉辦部長級會議,各國將在會議上回報進度。
這份由美國明尼蘇達大學學者喬許(Anup Joshi)主持,刊登於《Science Advances》期刊的的新研究顯示,雖然2001年至2014年間的老虎棲地整體呈現減少趨勢,仍足以達成「Tx2」的目標。
印度塔爾保護區內,一隻兩歲的老虎正在喝水。圖片來源:WWF。
衛星監控 雲端技術讓監測更精準
喬許表示,過去觀測老虎棲地只能20年作一次,因為地處偏遠難以到達,加上衛星監控技術有限。有了新技術,保育學家可以明確辨識出哪個棲地正在流失,採取行動加以因應。
「我們開發的工具能幫助老虎棲地國達成數量成長一倍的目標,而且不需要是遙測專家,任何人都可以使用。現在我們可以每年監控森林,透過網路提供這些資料,讓人們更有參與感。」喬許說。
研究者用Google地球的雲端運算平台處理龐大的高解析度、即時衛星影像,以及全球森林觀察網(Global Forest Watch)上14年來的森林流失數據,計算出老虎棲地的改變,精密度達每條生態廊道30公尺,規模跨重要性從高到低的76個不同地景。
整體而言,研究檢視的76個地景中,約流失了8萬平方公里的森林,其中有超過5萬8000平方公里的森林流失發生在最重要的29個區域。
棕櫚油種植地 同時是老虎棲地流失熱點
研究發現觀測區域的森林流失——2001年至2014年間流失7.7%——其實遠少於過去所想。由於13個老虎棲地國同時也是全世界成長速度最快的經濟體,而且接下來10年間預計將有7500億美元投資於基礎建設,這樣的發現相當出人意料。
「最令人振奮的發現是,51個老虎保育區中,棲地流失低於預期。這表示只要能避免未來棲地流失,部分地區的老虎復育進度有機會加速,2022年成長一倍也是有機會達成的。」研究指出。
最關鍵的29個地景中,其中10個棲地流失佔了總流失面積的98%,流失最嚴重的地區在馬來西亞和蘇門答臘,尤其是棕櫚油開發地區。這10個地區可說受到「毀滅性」的衝擊,如坐擁五個熱帶乾林保護區的柬埔寨北部平原,所流失的棲地本可供養超過170頭老虎。
「老虎保育最重要的三件事情是棲地、反盜獵和保護老虎的獵物。我們希望這個研究能告訴人們目標有機會達成,而不是提供太過美好的想像。」喬許說。
【相關文章】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