壽山是國內第一座國家自然公園,2011年掛牌上路後,以保護高位珊瑚礁、小溪貝塚、柴山淺山生態系為主,而位於左營的舊城文化,更在新舊時代更迭之際,熠熠生輝。在林務局計畫及民間推動下,發現人們習稱柴山的這座山頭,不但供應柴薪這類能源,更是南部重要的天然水庫,在極端氣候表現下,更具保護意義。
國家公園的成立原為了保護野生物,而壽山是第一座以國家自然公園為名的小面積國家公園,它是這麼靠近都會,又過去人們已養成,如餵食獼猴、私闢休息區的遊憩行為,讓壽山保育工作尤顯不易。本系列報導將透過壽山幾個保育主軸探討國家自然公園成立後的蛻變,也藉此一探台灣淺山生態之美與保育的重要性。
若說陽明山是台北人的後花園,高雄人的後花園非壽山莫屬。星期五下午,高雄西子灣小客車、休旅車、包計程車、機車絡繹不絕,趁著周休傍晚來到中山大學黃沙灣,賞海、看夕陽。不知從何時起,停車場更招來喜歡猴子、觀看猴子的民眾,而山上的猴子總是能早一步到。
都還沒看到車影呢,成群的獼猴早知道要從山壁下來,越過馬路到停車場等候遊客。這群獼猴有老有少,小獼猴緊貼著成猴,樣貌可愛討喜,讓剛抵達的遊客又驚又喜。一些熟客似乎早知如此,熟練地拿著食物餵食起來了。這些遊客的餵食的動作十分隱密,山崖上大大的貼著「請不要餵食野生動物」也阻止不了。
餵食獼猴雖拉近人猴距離,也讓獼猴誤以為人類是「食物產生器」,遇到這麼好的事情,難怪會放下山上的生活,下山覓食。
事發的前5分鐘
休旅車上的女孩隔著車窗吃零食,一邊看著獼猴,殊不知獼猴早已心癢難止,爬到車上跳上跳下,或拍或打,想著如何取食。而女孩微笑或扮鬼臉,有如挑釁,更令獼猴焦急。
一旁中壯年的駕駛,和小男孩從車內取出拍子,作勢撲打獼猴,獼猴不想退讓,又怕挨打,發出聲音意圖驚嚇人類,這使得父子檔似乎更有立場「處置」潑猴,其他遊客擔心波及,紛紛走避,對錯早有定見。
但是,在一般情形下,台灣獼猴並不會攻擊人,但卻會搶食遊客隨身的塑膠袋,當遊客自動化反應下回搶時,衝突由此而生;另外,人類一些挑釁的行為,也是引發獼猴攻擊行為的原因。而這在國家自然公園是極度不樂見的,畢竟一座國家公園的成立,是為了保護野生物,人類遊憩遠遠落在這項目標之後。
台灣獼猴是壽山國家自然公園的保護標的無庸置疑,而保護獼猴包括導正人類不當的互動行為。
「媒體報導獼猴傷人,只報導結果,卻未對發生的原因更多著墨」壽山國家自然公園籌備處研究員林育如指出,如此一來,便錯過導正行為的機會,無端使得台灣獼猴背負罪名。
不餵食很難嗎?
每逢周末下午,國家公園警察會到黃沙灣駐點,勸導民眾不要餵食獼猴。保七總隊第七分隊壽山小隊長蔡煌榮說,通常獼猴在山上生活,但壽山獼猴因人類長期餵食,與民眾互動過於頻繁,反而看到人會靠近,只要看到塑膠袋就會搶,不管裡面裝的是衛生紙或水壺。
騎著摩托車的情侶,車上掛著塑膠袋裝著的飲料袋,他連說「走開走開」,連停都不給停,請他們立即離開,因為猴子的目光銳利,一眼就看到塑膠袋,而且不會一隻,而是五六隻一起湧上去搶,雖然目的不是傷害人,卻很可能引發攻擊傷害。
在國家自然公園,本應尊重野生物,雖有相關罰則,不過至今仍以開勸導單為主,尤其餵食的舉證相當不易。蔡煌榮表示,民眾連續餵食才會開勸導單,而「教育宣導比干涉取締來得重要」。國家自然公園成立後,餵食的情形減少很多,一個月開勸導單約1~3件。
「民眾都是不忍心,餵食獼猴就像餵食流浪狗一樣,當成愛心行為。但獼猴天性具有山上覓食、自我療癒的能力,這樣的獼猴比較健康、長壽」他說,和人類接觸、接受人類食物之後,台灣獼猴反而活得不好。
與人互動頻繁 獼猴也崩潰
這兩年,民眾持續回報園區內獼猴脫毛現象,而這個現象也從單一族群、單一路線,逐漸擴增。林育如指出,脫毛的原因有很多因素,包括季節性換毛、營養不均、內分泌失調以及壓力等。若是季節性換毛較無所謂,若是其他因素,則需進一步採樣分析。不同因素採樣方式、分送的實驗室皆不同,需經一段時間檢測才能得知結果。
去(2014)年壽管處公開招標,由屏科大得標展開脫毛大調查,並針對其中一隻生育過的母猴,驗血採皮膚樣本檢測,初步結果顯示為慢性皮膚病,而且不是細菌、黴菌所引起的,推測可能是荷爾蒙異常所引起,須進一步採荷爾蒙樣本檢測;而引發賀爾蒙異常的原因可能因剛生產後的波動,若加上外部因素,如緊迫、壓力,就會加劇這種情形。
林育如表示,壓力可能來自於社群內以及外部,若為社群中的弱勢,再加上外部與其他動物如人類的互動,都會增加壓力源。
獼猴安家計畫 回森林最好
屏科大野保所教授裴家騏研究團隊推估,柴山的台灣獼猴承載量約為750~1500隻之間,已知的族群數約在1300~1400隻之間(不包括北壽山軍事管制區),若將北壽山軍管區一起計算,則已超過1500隻上限,其中2/3與人類行為(餵食)、人為環境(果園)有關,這些因素也使得獼猴族群量增加。
「約束人類行為是人猴關係的關鍵因素。人猴關係改變、猴子對人不好,幾乎都是人先對猴子不好所產生的。」裴家騏於〈獼猴健康與族群經營管理〉研討會指出,應優先改變的是人類行為,從減少餵食開始。「人類的一個行為,可能讓猴子過度概化,認為每個人都一樣。」
林育如隨身攜帶圖表,讓民眾了解猴子和人類一樣是雜食者,是機會主義者,山上有什麼就吃什麼,包括鳥蛋、幼鳥、小蟲、小鼠、果實、葉子等,健康的森林足以提供台灣獼猴充足的食物,不需要人類餵食。尤其人類餵食的內容,或從人類搶食的食物,更可能導致營養不均。
台灣獼猴更扮演著重要的種子傳播者的角色,那些果實隨著獼猴排遺,得以散播到更遠的地方,讓植物族群得以擴增,減少小範圍消失的風險。
壽山國家自然公園籌備處表示,獼猴是高智商且學習能力強的動物,生存的本能讓牠們以最省力的方式取得食物,因此當牠們認為從民眾身上是取食的捷徑,就會主動接近人類覓食。
一腳踩進國家公園裡
「是我們打擾了獼猴」也有深具保育觀念的民眾如此表示,不過他認為,台灣腹地太小,國家公園太多了。
「國外的國家公園都位處偏遠地區,會到國家公園的人,都是對國家公園有認識的人,台灣則不同,不管認不認識國家公園,車子一開就進來了。」這番話不無點出管理上的困境。(未完,待續)
※ 本文與行政院農業委員會林務局合作刊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