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田掛蝙蝠屋 友善環境的農民在這裡


留住「幸蝠」系列報導(四)
本報2013年12月28日雲林訊,特約記者廖靜蕙報導

以保育蝙蝠為目標,水林、北港的5戶農民,不使用農藥、化肥以及基改資材,讓農田生態系生意盎然,接著在農田邊,高掛著蝙蝠屋,呼喚著蝙蝠來居住。幸「蝠」農產的農民們,儼然蝙蝠保育的代言人。

找回幸蝠

蝙蝠屋掛越高越好,蝙蝠好找得到,所以掛蝙蝠屋是挑戰高度的極限。最積極掛蝙蝠屋的農民,莫過於溝皂101(有機)農場主人翁進興。他在分散幾處約1甲的農地裡,已經掛了6個蝙蝠屋,倉庫外的蝙蝠屋,今年夏天來了8隻蝙蝠,「住得滿滿的」,大清早還會看見牠們飛回來。

「過去農村常見蝙蝠,現在都沒有了」,也許是因蝙蝠剛好滿足了他對過去農業時代的緬懷,雖然捕蟲的成效看不出來,他仍然十分珍惜有蝙蝠相伴,最近他還要增加一個蝙蝠屋,掛在菜園邊。

 

翁進興原本經營成衣製造廠,退休交棒給自己的兒子後,將生活重心放在農耕上。因為是太極拳教練,因此大家都尊稱他為翁教練。

興趣使然,翁教練以前就常種一些蔬菜、水果給自己家人吃,朋友知道之後,就要求他把吃不完的賣給他們,吃好相報下越種越多;退休後想專營農場,幾經思考,一 直以來就只會不用農藥、化學肥料的種植方式,沒有理由改變,因此加入雲林縣政府的有機專班,目前已經通過有機認證,成為道地的有機農民。

 

過大的苦惱

實際走訪 101農場,整齊高起的田壟,種著青蔥;一旁還有大小包心菜,最近則挑戰蘆筍,已經看得出成果。來到倉庫,幾箱南瓜等著貨車來載。翁太太削切剛摘下來幾 天,自然熟成的木瓜給大家吃,口感香甜,原來甜度高達18度。翁教練說,這是真正的「在欉紅」,比一般市面上的木瓜,晚採摘2天,消費者買到的木瓜,幾乎 可以立刻吃。

他為了種露天的木瓜,經打聽得知農友的「紅妃」最適合,種植的成果令人滿意,有機栽培甜度還是這麼高;只是紅妃果實大,動輒4、5斤,但通路商要求只能「1斤以上2斤以下」。過大無法得到認同,讓他很傷腦筋。

除了200棵木瓜,翁進興還種了5分地的南瓜。南瓜也有過大的困境,還好大的南瓜可以賣給餐廳以及坐月子中心這些團膳單位,解除了過大的危機。明年,他打算在南瓜之間種植紅龍果,聽說是適合有機種植的種類,而且紅龍果比較高,正好可以穿插在南瓜之中。

與蝙蝠同住

幸蝠的農民還有人稱菜刀的蔡得黃,和幾個型男夥伴在水林耕種,地瓜、黑豆很搶手。傳說水林鄉是開台先鋒顏思齊的登錄地,象徵著冒險犯難、勇氣與正義的精神,而他也以此精神投入友善土地的耕作方式,於是便以「水賊林」為農場命名;在農田掛蝙蝠屋,代表營造健康棲地的決心,讓蝙蝠來此安居,對他們來說,也只是剛剛好。

農田中,南瓜、玉米、菜圃各佔一角,有雞有鴨十分熱鬧。為了維護農田生態系,掛蝙蝠屋,最近還要建構生態池。只是掛在農田的蝙蝠屋,都沒看到蝙蝠的蹤跡,是不是因為太靠近路旁,干擾太多呢?確實值得深入了解。

不過蝙蝠已經像家人了,菜刀說,因為房子裡的樑柱有些縫隙,蝙蝠因此可以築巢。春天蝙蝠現蹤,天氣轉涼後,就淡出日常生活的畫面。

愛闊葉樹的黃金蝙蝠

記不到多少年前,菜刀還會帶著朋友騎腳踏車到曾出現在《黃金蝙蝠》的徐家古厝,一邊享受徐徐涼風,一邊介紹黃金蝙蝠,期待與黃金蝙蝠偶然的相遇。可惜現在古厝黃金蝙蝠的數量大減,主人再不願開放給外界參觀了。

關於徐家古厝黃金蝙蝠數量減少,流傳著一些說法,蘇秦社區發展協會理事長吳鴻祥即認為,和某一年攝影團隊到古宅拍這群嬌客有關,攝影機的鏡頭直接伸到黃金蝙蝠前。隔年,黃金蝙蝠來訪數量大減。是不是真的這樣,沒有人能回答,不過黃金蝙蝠的族群數減少,並不只有古宅。

黃金蝙蝠喜歡棲息在闊葉樹的葉片,調查資料紀錄到棲息的闊葉樹種多達50多種。「農藥、砍樹,都影響黃金蝙蝠生存。」菜刀是因為認識張恆嘉,並參加研討會,從了解金黃鼠耳蝠分類的過程,慢慢了解蝙蝠保育的重要性;後來透過張恆嘉以及浩然基金會牽線,今年初加入幸蝠農產計畫。

農田就是環教場所

加入幸蝠農產,菜刀認為是一種參與,讓一群具有共同的理念的朋友聚在一起,互相學習、幫補。其實他非常不喜歡老鼠,也不喜歡長得像老鼠的蝙蝠,但在和張恆嘉接觸,了解自然生態以及蝙蝠的處境後,態度隨之改變,衷心接納蝙蝠成為生活中的一份子。

離水賊林農場不遠,另一位幸蝠農產的農民,則是紀錄片導演陳韻如,他認為幸蝠農產如能以聯盟形式存在,串聯起志同道合的農民,將有機農業成為議題,引起別人的興趣就深具功能了。

農田邊的蝙蝠屋,是蝙蝠館的延伸,將環境教育帶到農田,讓農田成為環境教育場域。陳韻如說,每次有朋友來訪,問起蝙蝠屋,就有機會解說蝙蝠保育。

陳韻如在水林租了幾分地,種植水稻、蔬菜和花卉,隨著休耕補助政策改變,最近比較多人願意把田租給他,面積已達9分地,一下子增加這麼多農地要照顧,還要兼顧拍片工作,讓他更加忙碌。

幸蝠農產:保育的具體呈現

為了支持幸蝠農民,東榮國小把用不到的空間,提供給農民放置碾米機等機具,以及倉庫使用;台灣永續聯盟也製作宣傳摺頁,介紹5戶農民,在包裝上也提供一些識別。由農民的行動,讓社區民眾了解自己所在的環境,進而疼惜家鄉;也讓外界安心採購友善耕作的農產品。

現在一些幸蝠農產得以在蝙蝠館展售,將蝙蝠保育連結到具體的作物。「這一年來,偶爾會有不認識的人打電話來詢問產品」菜刀雖不確定消費者得知的管道,仍肯定讓消費者了解保育與農業的關係之重要性。(系列報導之四,待續 )

 

推薦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