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門罕見植物「廈門老鼠」 恐絕種


摘錄自2013年2月20日聯合新聞網金門報導

金門自來水廠進行湖庫整治工程,造成俗稱「廈門老鼠」的罕見植物「簕」棲地破壞殆盡,民眾上網表示,擔心該植物就此滅絕;自來水廠已派員前往了解,並允諾未來施工將規避或協助移植。
長期觀察烈嶼地區生態的退休老師洪清漳表示,早期在廈門被發現的紅樹林物種之一的簕,是爵床科屬的變種,因果實形狀像老鼠頭部而有「廈門老鼠」之稱,目前尚無人工栽培成功案例。在烈嶼鄉(小金門)蓮湖附近的后頭、黃厝海濱發現的兩個簕棲地,因廈門當地過度開發已不多見,反倒是從漳州雲霄九龍江河口漂流過海,到一水之隔的烈嶼地區而保存下來,更是難得。
據了解,烈嶼地區因開發較晚,仍保有豐富的原始生態環境,但近年來因陸續開發,造成不少特殊動植物與候鳥棲地遭破壞;烈嶼鄉紅樹林潮間帶另一物種「桐花樹」是全台僅見,也在99年前因水道工程施工滅絕。
金門縣政府建設處表示,金門目前記錄的紅樹林植物有5種,分別為紅樹科的紅海欖及卵葉水筆仔、馬鞭草科的海茄苳、爵床科的簕及紫金牛科的桐花樹。近年由於氣候影響及工程開發,已造成紅海欖及桐花樹消失,「廈門老鼠」目前數量極少,也面臨絕跡危險,值得重視保存。

推薦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