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維護海洋生態永續發展,中興大學、台灣大學與中山大學組成研究團隊,花三年時間調查,發現若白海豚數量下降時,將連帶性導致海洋中具有經濟價值的蝦、蟹數量減少!導致看不見的經濟損失,此研究結果已發表於國際期刊。
中興大學生命科學系教授林幸助指出,白海豚通常以白帶魚、花身雞魚、海鯰、石首魚、黑棘鯛和灰鰭鯛等魚種為食,而這些魚類會捕食其他棲食性魚類、遠海梭子蟹與長角彷對蝦等經濟物種,若白海豚減少,捕食蝦蟹的魚類數量將增加,連帶造成蝦蟹減少。
林幸助說,根據食物網模式分析,白海豚是台灣西海岸生態系鏈的關鍵物種,若其數量出現小幅度變化,即可造成其他海洋生物數量的大幅度改變,也就是說,雖其食物、就是中上營養基層的魚類數量會隨之增加,但將導致更底層的魚蝦蟹減少,漁民不一定會受益。
台大生命科學系教授周蓮香於2007至2010年間,用照片辨識做白海豚調查,共辨識出71隻不同個體,顯示目前白海豚數量僅剩下不到100隻,且數量仍持續下降,保育白海豚已是刻不容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