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6月中旬,台東外海一隻誤闖定置網的懷孕母虎鯊,由漁民和研究機構合作搶救後,早產生出的20隻小虎鯊,昨(30日)開始標識放流,據指出,這在虎鯊研究上,不僅是國內首創,應該也是國際首例。
鼬鯊體側有明顯的虎斑紋路,因此俗稱虎鯊。照片提供:水產試驗所東部海洋生物研究中心。
農委會水產試驗所東部海洋生物研究中心昨(30日)發布新聞稿指出,這些小虎鯊是從誤闖臺東外海定置網的懷孕母虎鯊腹中所搶救出來的,預定放流的20尾小虎鯊都經東部中心標識,以進行後續的追蹤調查。
2016年6月13日及14日早上,定置網業者分別在台東三仙台及長濱定置網捕獲雌性虎鯊,魚貨承銷商於解剖魚體過程中,赫然發現腹中尚有未足齡的小虎鯊活體,緊急將其送至東部中心。
東部中心指出,第一批來自三仙台的小虎鯊有38尾,體全長約達80~90公分,先蓄養於池中進行觀察,發現這批小虎鯊無論活力或泳姿皆相當良好,在測量體長體重後移至150噸水池蓄養。因幼鯊出生時口中並無牙齒,研究人員便將魷魚以掛餌方式,訓練小虎鯊攝餌。蓄養到第4天,觀察到牙齒長出,則改以鰹魚肉條餵食。
第二批來自長濱的小虎鯊共計37尾,體全長僅有60~65公分,運抵東部中心時狀況明顯不佳,幾天內即陸續死亡殆盡。
幼鯊在出生第2天即具有攝食能力。照片提供:水產試驗所東部海洋生物研究中心。
根據東部中心資料,虎鯊在台灣屬於偶見的漁獲種類,因其捕食海鳥的習性,又稱鳥鯊。通常是在外海由鮪延繩釣混獲,待運回陸地時多已死亡,若有懷孕母鯊,胎中幼鯊早已回天乏術。這次因為於近岸的定置網捕獲,且小虎鯊發育已趨近成熟,加上魚貨承銷商及早通報東部中心,在第一時間將幼鯊妥善安置,大大提高其存活率。
這20尾小虎鯊的標識都有東部中心名稱與連絡方式,日後若被捕獲,可據此分析虎鯊成長速率及族群移動範圍等相關資料。
此外,其中的兩尾小虎鯊還同時配置可即時記錄溫度、深度及光照度資料(解析地理位置)的迷你型衛星標識器。這種衛星標識器設定於240天後脫落並浮至海面,可透過衛星把環境資料傳輸回給研究中心分析。
這是全球首次透過衛星標識資料,解析虎鯊的生態習性與移動行為特徵,對了解虎鯊重要基礎參數及未來擬定科學管理策略,是很重要的依據。
至於死亡的幼鯊個體,研究人員在進行外部形質測量、肌肉樣本採集及標本拍攝後,已將標本登錄至東部中心魚類標本館,未來可作為海洋生態解說素材。
虎鯊小檔案
鼬鮫(Galeocerdo cuvier)屬於真鯊科,其體側有類似虎斑的橫帶,俗稱虎鯊,成熟個體平均體長約4公尺,為卵胎生,懷孕期長達16個月,每胎孕有數十至上百尾幼鯊。
鼬鯊廣泛分布於全球溫、熱帶海域,在國際自然保育聯盟(IUCN) 紅皮書受脅評估指標中屬於低風險/近危的種類,台灣則尚未列為保育類生物。
漁業利用:主要以流刺網及延繩釣捕獲,定置網或鏢旗魚漁業偶有漁獲,經濟價值高,可加工成各種肉製品;鰭可做魚翅;皮厚可加工成皮革;肝可加工製成維他命及油;剩餘物製成魚粉。(資料來源:台灣魚類資料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