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江環境惡化嚴重,擔憂長江江豚將在幾年內滅絕,科學家決定實施移地復育。圖片內容為工作人員用手安撫體檢船上的江豚。圖片來源:澎湃新聞
2015年3月底,八頭鄱陽湖的長江江豚被遷到500公里外的湖北荊州。新家位於長江故道(舊河道),與人來船往的長江是兩個世界,被視為長江江豚的「諾亞方舟」。
這是一場為延續瀕危種群而進行的「移地保護」,更是一次無奈的「保種」計畫。在農業部主持下,數家長江江豚研究和保護機構與漁政部門參與其中。
中國科學院水生生物研究所調查,2012年江豚種群約1040頭,不到大熊貓的6成,它們極可能在未來5-10年內滅絕。
長江是世界第3長的河流,曾是中國的「亞馬遜」,為中國生物多樣性最集中的地區之一。作為「原住民」,江豚是長江生態系統的旗艦物種,它的命運直觀反映了長江的健康狀況。
「它們都處於食物鏈的頂端,最容易受到人類活動的影響,白鱀豚走了,緊接著江豚走了,那麼骨牌效應(Domino Effect)下,最後一個倒下的可能就是我們人類自己。」中科院專家王丁說。
白鱀豚的遺憾
3月中的鄱陽湖上,枯水期尚未過去,19艘船在湖面一字排開,漁民們在遠處發現了黑色的長江江豚,指揮船打出旗語,其餘的船慢慢地向著同一個方向靠近。
長江江豚只生活在長江和通江湖泊洞庭與鄱陽湖中,它們是水中的哺乳動物,每隔幾分鐘就要浮出水面呼吸。人們利用它們的迴聲定位系統驅趕它們,並在湖中的淺灘將它們圍捕上來。
此情此景讓參與行動的高道斌想到了白鱀豚。退休前他是天鵝洲長江豚類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副主任。這個成立於1990年的保護區現在是全國唯一一個長江江豚移地保護的成功典範,它最初是為了拯救白鱀豚而建立,但讓人遺憾的是,只有一頭白鱀豚在那兒短暫居住過。
令高道斌耿耿於懷的是,當年實施白鱀豚移地保護計畫時,正是他帶隊圍捕,「明明看見好幾頭豚了,但當地政府不讓,說他們自己也能保護,後來我們到別的地方去,只捕來一頭,結果這一頭就孤零零地死在保護區。」
2007年,科學家宣佈白鱀豚功能性滅絕(Functional extinction)。
2015年3月19日,湖面上發現兩頭母子豚。 江豚數量已經極度瀕危,估計種群數量1040頭,比大熊貓(台灣稱為大貓熊)的數量還少。 圖片來源:澎湃新聞
中科院水生所研究員王丁也時常在各種場合回憶白鱀豚。2006年夏天,包括他在內的一組多國專家聯合考察團為了尋找白鱀豚,耗時一個多月,從湖北宜昌到上海,江中往返3000多公里,卻無功而返,隨後他親口向媒體公佈了這一消息。對於一位做了20來年鯨類研究的科學家,這無疑是沉重的。他回憶說,一位美國專家當時說白鱀豚「No more made in China(不再產於中國)」,讓人落淚。
有兩種鯨類動物生活在同一條河中是極其少見的,放眼全球,只有亞馬遜河可以相比,那裡是侏形海豚和亞河豚的棲息地。現在,長江江豚成了長江中唯一的水生哺乳動物。
雖然缺乏歷史數據,但科學家普遍認為,白鱀豚的數量是從1950年代開始急速下降的,伴隨著長江中越來越頻繁的人類活動,到了1990年代末,只有不到20頭白鱀豚,任何的努力都已經太晚了。
面對長江江豚的處境,科學家和保護者們選擇了「移地保護」這個有著妥協意味的方案。20世紀90年代初,水生所的科學家們估算長江江豚有約2700頭,到了2012年,科考顯示總群數驟降到了約1040頭。
根據王丁的研究,如果不採取措施,基於目前種群數量及下降速率,江豚極可能在未來5到10年內滅絕,已經到了要想方設法保種的階段。
「它們都處於食物鏈的頂端,最容易受到人類活動的影響,白鱀豚走了,緊接著江豚走了,那麼骨牌效應下,最後一個倒下的可能就是我們人類自己。」王丁說。
登上「諾亞方舟」
位於湖北石首的天鵝洲保護區,是最早接收長江江豚「移民」的地方。1990年,科學家們不敢貿然將數量已經極少的白鱀豚遷去,於是遷了5頭江豚作實驗。
第一批「移民」很快適應了故道環境,它們成長為約40頭模樣。根據保護區最新的調查,天鵝洲每年出生的江豚都在3到6頭,總計出生了30多頭。與長江及兩湖江豚棲息地比起來,它是唯一一個種群保持增長的地方。
天鵝洲和何王廟都屬於長江故道,有其天然的優勢,站在故道旁的河堤上看,水色天光與3月底的油菜花,就像是莫奈筆下的畫作,與忙碌又繁華的長江及沿岸比起來是兩個世界。這也正是王丁在考察時所看中的。3年前,世界自然基金會提出以何王廟故道建立第2個移地保護的想法,在對水質和漁業資源做了長期監測後, 人們發現除了漁民捕魚外,那裡沒有工業污染,故道保持了自然狀態下的樣子,另外,故道與長江保持季節性相通,有長江水補給,只要維護得當,就足以維持一個約100頭江豚種群的生存。
僅僅有天鵝洲一個移地保護區並不夠。2008年南方普降冰災,天鵝洲河面凍上足足30厘米厚的冰,江豚為了遊出水面呼吸,用頭部衝撞冰層,高道斌回憶,等他們巡視發現的時候,6頭江豚已經因傷口潰爛而死。誰也沒想到南方的河水也會結冰,「雞蛋不能放在一個籃子裡」,他說。
王丁同樣認為,在一個保護區裡,隨著種群擴大,近親繁殖、流行病暴發等因素會增加,氣候變化所致的極端天氣也會對江豚帶來不利影響甚至是致命影響,尋找合適的故道建立移地保護網絡是不二選擇。
2012年,農業部召開全國長江豚類保護工作會,與會的專家及沿江的漁政管理人員一致認同長江乾流生態環境難以短時間內得到根本改善。會後,農業部委託水生所起草了《長江江豚拯救行動計畫》,其中重要的內容就是在長江中下游流域挑選合適的棲息地,建立新的江豚移地保護區。王丁進一步解釋,目前的設想是利用10年的時間在長江沿岸的故道建立5-10個移地保護區,涵蓋長江中下游,故道之間能通過人工干預適時交換個體,保持種群的遺傳多樣性。
江豚移地保護行動隨即啟動,8頭「身強力壯」的年輕個體在今年3月被挑選出來,分別送到何王廟與天鵝洲。它們四雌四雄,年齡在2至5歲間,被寄予厚望。
作為長江中的「原住民」,江豚的命運繫於長江。但在理想與現實間,保護者們選擇了向現實妥協。
「它們(長江江豚)在長江裡頭、在兩湖裡頭生活得好好的,我們何必把它遷出來?長江包括洞庭湖這種環境,我們預期很難逆轉,很難向好的方面去改善。 」中科院水生所研究員王克雄說。
作為世界第三長的河流,長江也曾是中國的「亞馬遜」,是中國生物多樣性最集中的地區之一。眾多研究表明長江中的魚類有300多種,特有的魚類大約一半,不過,它們中有約1/3生存受到威脅。
2013年,世界自然基金會和農業部長江流域漁業資源管理委員會共同發表的一項報告警告說,長江上游漁業資源瀕臨崩潰,特有物種消失了一半,而過度的水電開發、違法捕撈等人為因素是導致這一後果的直接原因。另外,多家科研機構的長期監測數據表明,長江中「四大家魚」魚苗量急劇下降,由上世紀50年代的300多億尾降到現在不足1億尾。
高強度的人類活動正在將長江變成「死水」。中國已經確立了將長江開發為「黃金水道」並以此為依托建設長江經濟帶的戰略。一位江豚保護工作者私下說,「上面提的是加強移地保護,不放棄就地保護,但對後面一句話,很多人是悲觀的。」
從長江中游開始,自1990年代初,各地已經在幹流及洞庭、鄱陽兩湖建立了大大小小8個長江江豚保護區,這包括國家級保護區湖北天鵝洲、湖北洪湖新螺段及安徽銅陵,另外,省、市級自然保護區有5個,即洞庭湖、鄱陽湖、安慶、鎮江、南京長江豚類保護區,如此算起來長江乾流的保護面積是中下游總長的近1/3,但根據2012年的科學考察,幹流的江豚種群數量下降速度卻是所有江豚棲息地中最快的,達13.7%。
究其原因,農業部長江流域漁政監督管理辦公室主任李彥亮說,長江不同於陸地上相對封閉的保護系統,人們不能將長江的某一段隔離起來,江中涉及許多重大的國家項目分屬於不同的部門管轄,各部門的溝通協調也是管理的難點。
將長江江豚遷走並不是讓它們永遠搬家,王丁說,「期待以後長江的生態環境好轉之後,它們還能夠再回到長江,回到它自己的家園。」
※ 本文轉載自中外對話;原文刊載於澎湃新聞 ,劉行喆、吳子熙、姚勇、蔣玉濤、季國亮、藺濤亦有貢獻,中外對話轉載編輯。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