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古井守護魚」之稱的台灣原生種「鮕鮐」,因棲地埤塘被破壞、河川遭污染,加上東南亞外來種「泰國鱧」及「魚虎」搶地盤,內憂外患下面臨生存危機,但很多桃園人卻不了解,議員呂林小鳳2日在議會要求以生態復育結合教育,喚醒生態意識,找回「鮕鮐」。
「西北雨直直落,鯽仔魚要娶某,『鮕鮐』兄拍鑼鼓…」議員呂林小鳳2日總質詢時說,台灣童謠《西北雨》耳熟能詳,但卻越來越少人能了解其中意涵,其中的「鮕鮐」是台灣原生種,老一輩都知道鑿井時放一條鮕鮐除了可吃掉水中蚊蟲的卵和幼蟲,還能檢測水源是否乾淨,堪稱「古井守護魚」。
呂林小鳳說,桃園有「千塘之鄉」的美名,生態環境豐富,但以往穿梭在田間陂塘、圳溝的鮕鮐,近年卻因工業和土壤污染造成河川生態被破壞,加上長相類似的東南亞外來種「泰國鱧」及「魚虎」搶地盤,已看不見蹤影,直指年輕一輩對鮕鮐這名稱相當陌生,自嘲是「浩呆議員」,希望市府能推動埤塘生態復育。
桃園市長鄭文燦昨看著呂林小鳳特地帶進議場的泰國鱧和鮕鮐2條魚,清楚指出鮕鮐尾巴有個像浮水印的「圓形月斑」,他允諾不考慮經濟價值,以生態優先適當整治桃園2851口埤塘成生態公園,保存鮕鮐等原生物種,並指示農業局加強宣導,避免隨意棄養或放生。
議員李家興也提到,楊梅幼獅擴大工業區沒有污水處理廠,周遭土地被污染,並當場拿出環保署調查報告,直指工業區內的嘉發實業幼獅廠亂排污水,地下水的三氯乙烯超標,環保局長沈志修對此表示,已公告該址為地下水污染控制場址及管制區,並要求嘉發整治污染負起全責,會持續加強監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