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首隻標放玳瑁「阿飛」現蹤印尼


林務局補助執行海龜擱淺救傷的國立臺灣海洋大學團隊去(104)年11月13日於宜蘭無尾港以衛星發報器標放一隻成年母玳瑁-阿飛,在94天海上旅程中,阿飛順著洋流南下越過了赤道,抵達印尼卡里馬塔海峽「勿里洞島」,完成了5,467公里的旅程,在持續追蹤下,目前阿飛仍停留在當地,研判為其覓食棲地。這是臺灣首次以衛星發報器標放並成功追蹤玳瑁海上行蹤,也是追蹤最遠的紀錄,對於列名瀕臨絕種物種玳瑁的保育具有極大意義。 瀕臨絕種保育類海龜誤闖定置漁網救傷近130天 林務局指出,玳瑁為野生動物保育法公告之瀕臨絕種保育類野生動物,亦為國際自然保護聯盟(IUCN)所定極危物種。玳瑁廣泛分佈於全球熱帶到亞熱帶海洋,為臺灣周邊海域分布5種保育類海龜之一。因其背甲具有美麗的花紋,常被當作珍貴的裝飾品而遭受獵捕,其族群在全球數都極低,存續受到很大威脅。104年6月30日海洋大學海龜救援團隊在進行宜蘭東澳外海定置漁場混獲調查時,發現體長75.1公分,體重達63.5公斤的成熟玳瑁,因該時團隊夥伴正在港口購買飛魚,所以取名為「阿飛」,阿飛是國內目前發現體型最大的玳瑁個體。 經初步檢視,當時阿飛很虛弱,且背甲附著46個甲殼動物大藤壺,影響其游泳速度。經台大獸醫院進一步診視發現,阿飛僅肺部有輕微發炎情況,但不嚴重。後送至新北市貢寮鄉「北區海龜救傷中心」細心照護,照護期間體內排出大量的飛魚卵、藻類及少量塑膠物品,但仍不進食,7月13日因感染肺炎再送台大獸醫院住院治療到8月5日。經獸醫師評估後出院,回到北區海龜救傷中心,每日以新鮮花枝餵食,得到充足營養,近130日的妥善照養後,逐漸恢復健康。 結合宗教護生祈福,裝置衛星發報器後成功野放 經過4次複診,確認阿飛已康復可以野放獨立生活,104年11月13日上午,由海洋大學程一駿教授在阿飛背甲上繫上無線電衛星發報器;並在福智佛教基金會信徒秉慈悲心懷護生,在眾聲祈福及林務局、宜蘭縣政府、海巡單位同仁與宜蘭縣岳明國小師生等祝福見證下,在宜蘭無尾港順利野放。 阿飛順著海浪游回大海後,海洋大學海洋生態暨保育研究室就持續收到標放發射器的衛星定位回報,牠先是在宜蘭外海打轉,接著沿著臺灣東北海岸向臺灣海峽邁進,自此一路順著洋流,沿著大陸海岸,經過越南抵達印尼婆羅洲及蘇門答臘島間的勿里洞島。94天旅程中,穿越5,467公里海域,換算泳速高達每小時2.5公里,比一般海龜快了1倍,稱之為在海中飛翔也不為過。 在追蹤過程中,海洋大學為了將保育工作向學童宣導,也與國語日報合作介紹衛星追蹤技術、玳瑁特徵等,還辦理有獎徵答,預測阿飛最終到達的位置活動,獲得不少民眾的迴響。 海龜保育需大家關心協力,籲請重視海洋資源,若有生物擱淺應即時通報 海洋是孕育海洋生物重要的環境,因為人類丟棄塑膠垃圾及棄置漁網等海洋廢棄物,導致海洋生物誤食或遭纏繞傷亡,已是鯨豚、海龜擱淺的主因之一,亟需大眾一起關注。 林務局指出,阿飛是國內第一頭救活的成熟母玳瑁,推估年齡約為40歲,正值生殖能力旺盛時期,此次成功野放,且能持續記錄其野放後至今的洄游路徑,顯示國內海龜保育工作之推動,又向前邁進另一里程。 林務局最後強調,近期由於氣候因素,自年初至今保育人員已處理62次海龜擱淺案件,平均不到2天即發生1起,即使2月份春節假期、4月清明連假期間,救援團隊夥伴都24小時待命,相當辛苦。籲請民眾於海岸有發現海龜擱淺,可以撥打海巡署報案專線118,或通知海洋大學海龜救傷通報專線(0978-952145)或海生館(08-8825001#5052)前往救援及收容,同時也呼籲漁民若發現混獲海龜時,請帶回港內並主動向海巡單位通報。

推薦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