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州大學聖巴巴拉分校的科學家們從數百個數據進行分析發現,人類對海洋前所未有的破壞已經使得海洋物種瀕臨大滅絕的邊緣。雖然與陸地物種相比,海洋物種的保存還比較完好,但時間有限,人類應爭取在本世紀結束前,恢復海洋生態的健康。
這份日前發表在《科學》(Science)雜誌上的研究,通過整合巨大範圍的數據,從化石記錄到現代集裝箱船運、漁獲量和海底採礦的統計數據,試圖探索出一個更清晰的海洋生態樣貌。
雖然過去已有許多研究成果,但這些成果從未以目前的方式並列一起。專家稱,這個分析結果不僅是一個細緻入微及令人鼓舞的預測,還是個卓越的整合。
科技的發展,氣候暖化及過多的碳排放、漁船刮傷海床,及海底採礦面積大幅擴大等嚴重地傷害了海洋及海洋的生物。底拖網漁船的大魚網刮傷海床,將大陸礁層夷為瓦礫,影響2000萬平方哩的海洋。
採礦作業也正在改變海洋。研究人員發現,海底採礦的面積已從2000年的零到目前的46萬平方哩。海底採礦破壞獨特生態系統,並把污染延伸到深海。
不過,該研究的作者也發現,根據有記載的物種滅絕,海洋遠比陸地的少。例如,老虎可能無法倖免於被消滅,但虎鯊仍然存活下來了。
研究人員表示,海洋生物雖然正面臨加速滅絕的危機,但尚未嚴重到不能扭轉的地步,仍然有拯救海洋生物的方法可以使用,諸如限制海洋開發,削減排放碳量,或在一些地區限制海洋產業也可能減少瀕危的物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