瀕危物種數逾22K 全球生物多樣性銳減


本報2014年11月21日綜合外電報導,姜唯編譯;鄒敏惠審校

在最近一次的更新中,權威性的世界物種保育聯盟(IUCN)瀕危物種紅色名錄又新增了螢光粉紅色蛞蝓(Triboniophorus)和全世界最貴的魚類之一─太平洋黑鮪魚(Thunnus orientalis)。

權威性的世界物種保育聯盟(IUCN)瀕危物種紅色名錄又新增了螢光粉紅色蛞蝓等物種(Triboniophorus)。(來源:Richard Potts)

更多物種列入紅名單 IUCN:人類需求是主因

IUCN指出,人類對物種棲地木材、石材、石油以及物種本身的需索,讓許多物種面臨滅絕危機。

因為生魚片的需求,除了讓太平洋黑鮪魚從暫無危機(least concerned)躍升為易危(vulnerable)外,更讓中國河豚(Takifugu chinensis全世界最毒的魚之一「晉級」至紅名單中存續狀況最嚴重的極度瀕危(critically endangered)。

美洲鰻鱺(Anguilla rostrata)則因日本鰻魚數量驟減,亞洲市場亟需替代品,存續風險升級至瀕危。美洲鰻鱺每磅價格可高達2,200美元,2012年的調查報告更指出,美洲鰻鱺數量已達到「歷史新低」,僅存的族群也面臨盜獵威脅。

體型最大蠼螋絕種 粉紅色蛞蝓將因高溫無處可去

最新紅色名錄也揭露,全世界體型最大、體長可達8公分(歐洲蜈蚣最長僅1.2至1.5公分)的聖赫勒拿島巨型蠼螋(Labidura herculeana)已經絕種。

過去這種蠼螋生活在聖赫勒拿島保護區,住在石頭底下,但是這種石頭都被移去他處的建築工程使用。大小鼠也是巨型蜈蚣滅絕的原因之一。

在澳洲,粉紅色蛞蝓(Triboniophorus)只住在新南威爾斯山上。保育人士擔心,已經生活在Kaputar山最高處的粉紅色蛞蝓,一旦氣候變遷導致溫度上升將會無處可去。

今年才被科學家發現的馬來西亞蝸牛(Charopa lafargei)已經被列為極度瀕危。牠被石灰岩山棲地旁的水泥採石場公司Lafarge發現,因而得名。

保護區發揮效果 兩種蛙類生存風險下降

IUCN總幹事Julia Marton-Lefèvre說,「紅色名錄每一次的更新都在告訴我們,地球珍貴的生物多樣性正在不斷消失,因為我們毀滅性的行為和無窮的慾望。」

「不過我們也有科學證據顯示,保護區的確能保護物種、逆轉生物多樣性消失的趨勢。專家警告,不在保護區內的受威脅物種減少速度是受保護物種的兩倍快。」

此次紅色名錄更新檢視76,199種物種,發表於雪梨保育高峰會,其中有22,413種被列為易危至極度瀕危之間。

只有兩種兩棲類存續狀況有所改善。兩種只生活在哥倫比亞境內安地斯山脈的蛙類Andinobates dorisswansonaeAndinobates tolimensis,因為棲地森林保育有成,存續風險等級下降,其棲地保護區也受到IUCN肯定。

推薦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