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日前夕,農委會劃定中華白海豚野生動物重要棲息環境,為我國第一座海上野生動物重要棲息環境


  為保育中華白海豚族群存續,農委會今(21) 日核定「中華白海豚野生動物重要棲息環境」規劃案,此重要棲息環境屬於包含海洋與河口生態系之複合型生態系類別,範圍北起苗栗縣龍鳳港,南至嘉義縣外傘頂洲燈塔,西邊界線依中華白海豚之活動範圍分4區,分別訂為距海岸線1至3浬線,東邊界線為依海岸線外推50公尺、並包括主要河口,範圍涵括苗栗縣、臺中市、彰化縣、雲林縣,總面積76,300公頃,將進行先行預告30天後再公告,為我國第一座海上野生動物重要棲息環境。   林務局說明,行政院農業委員會於97年將中華白海豚公告為瀕臨絕種保育類野生動物, 該局為保護中華白海豚族群之存續,持續委託學者進行中華白海豚長期生態監測及族群研究、累積科學資料,撰擬中華白海豚保育方案,並自98年起至103年間,逐步依監測資料進行中華白海豚野生動物重要棲息環境規劃及區界之測定。   中華白海豚(Sousa chinensis)分布於中國長江以南、經印度半島到非洲東部沿岸,並包含澳洲北部海域,臺灣西部沿岸海域亦為其棲息地。臺灣西部沿岸因過度漁撈、水下噪音、污染及棲地破壞等人為干擾,白海豚族群數量已少於100隻。為保育中華白海豚族群及其棲地等工作,於98年6月成立中華白海豚專案小組,於99年9月訂定「行政院農委會中華白海豚保育計畫」,包括保護中華白海豚現存棲息環境、長期監測中華白海豚之族群變動、減緩人為干擾因素、加強環境教育與推廣等4項策略,供相關政府部門依循。98年起至103年間,進行中華白海豚熱點評估、族群結構等長期生態監測研究,並探討環境噪音變動趨勢與中華白海豚之關聯,逐步依監測資料進行「中華白海豚野生動物重要棲息環境」及規劃。保育宣導部分,舉辦「中華白海豚海上調查實習工作坊」,訓練及招募中華白海豚海上調查專業志工,俾利進行野生動物重要棲息環境之監測及族群動態調查。 重要棲息環境劃設後,各機關及漁民共同保育中華白海豚   「中華白海豚野生動物重要棲息環境」範圍甚廣,與既定土地利用型態及漁民生計有關,尤其涉及漁業利用行為。過去一年多來,林務局已多次邀集經濟部、交通部、國防部、漁業署、臺灣電力公司、工研院等討論說明並廣納意見。再者,林務局與漁業署多次至苗栗縣、臺中市、彰化縣、雲林縣漁會與當地漁民溝通,並辦理10場座談說明會,更於102年10月11日至彰化區漁會討論共同保育中華白海豚方案,當地漁民表示願意協助海上監測或巡守工作,共同保育中華白海豚和其他海洋生物。林務局表示,在規劃過程中,該局均與漁業署縝密協商,重要棲息環境劃設係對海岸開發做合理之限制,可使潮間帶受妥善保護、涵養漁業資源,實有利於漁民及中華白海豚之食源;重要棲息環境範圍內既有漁業利用行為,除未滿50噸拖網漁船不得於距岸3浬內作業等既有限制外,其餘漁業利用行為仍可持續作業。 相關開發利用行為規範   依據野生動物保育法第8條規定,在野生動物重要棲息環境經營各種建設或土地利用,應擇其影響野生動物棲息最少之方式及地域為之,不得破壞其原有生態功能。既有之建設,土地利用或開發行為,如對野生動物構成重大影響,中央主管機關得要求當事人或目的事業主管機關限期提出改善辦法。林務局最後強調,為保育中華白海豚族群存續,在地球日前夕完成劃定「中華白海豚野生動物重要棲息環境」,實具有特別意義。

推薦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