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相可愛、討喜的貓熊、石虎、白海豚,或是可憐的原生龜,容易引發人們的關注與支持;相較之下,有些生物雖處境岌岌可危,卻無法得到喜愛、認同,除了研究者,人人避之唯恐不及——而蛇族,恐怕就是最具代表性的一群。
夜訪青竹絲
晚間9點多,赤尾青竹絲(Trimeresurus stejnegeri stejnegeri)第199次例行性調查準時開始,宜蘭大學森林暨資源學系助理教授毛俊傑研究團隊,早準備好配備,沿著樣區路線仔細尋訪青竹絲的蹤影。
3月的夜晚微涼,這種溫度、濕度,找到青竹絲的機會並不高。有團隊成員以一頓消夜為賭注,打賭這一夜不會找到蛇;隨行的研究人員滷蛋,則賭能找到。
每次夜間調查都是重複相同的工作,研究人員帶著操作工具,沿著樣區來回巡視一次。樣區沿路的牆面,每隔10公尺就標記數字,幫助研究人員紀錄蛇出現的位置。
另一項同步試驗性測試,則是每隔25公尺就吊掛一個棉質拖把頭,根據黃永坤等人先前的發現,樹蛙會利用拖把頭停棲及休息。
這項試驗分為兩群,一群是在拖把頭下放水盆,另一群則只有拖把頭。牆對獵物有引導功能,青竹絲會沿著牆邊等待獵物通過。如果能增加蛙類前來的頻率,也許能增加青竹絲出現的機會。
一路上毫無蹤影,正當滷蛋摸摸鼻子打算認輸之際,薑還是老的辣,毛俊傑已在小樹幹旁隱密處,找到一尾等著獵物上門的青竹絲……
徹夜調查 建構基礎資料
抓到青竹絲之後,研究人員會先置於網袋內,帶回研究室進行採蛇毒、測量等工作。
在研究室中,研究人員小心翼翼地以蛇鉤導引青竹絲離開網袋,毛俊傑認為這條蛇還太小,因此不採蛇毒。研究人員於是進行身長、體重的量測,得知是一尾30.7公分、10.2公克重的母蛇幼體。
這項計畫已持續進行3年多,超過300尾赤尾青竹絲植有晶片,因此研究人員先掃描蛇身,確定尚未標記,接著熟練的植入晶片,再快速裝入網袋,帶回原地放回。
雖然概念上赤尾青竹絲是夜行性動物,但漫漫長夜,哪個時間點是活動最頻繁的時間,則是經過完整的田野調查所得到的結論。像此次捕捉數量少、蛇的體型小、未採蛇毒,即使有3位研究人員,都需2個多小時才能完成標準作業流程;毛俊傑說,遇到一個晚上捕捉十幾尾,研究人員就得徹夜不眠完成工作。
青竹絲蛇毒 貢獻抗出血性多價血清
這項計畫與衛福部疾管署合作,透過採集野外赤尾青竹絲蛇毒,供應疾管署製造多價血清,已穩定進行3年多。
為什麼選擇這個地方?此處有一些人為建築,過去開墾過的樹林,逐漸演替成次生林,只要稍微留意觀察,便能找到日本樹蛙、莫氏樹蛙,光是蛙類就有21種;遠處大赤鼯鼠、黃嘴角鴞叫聲不絕,偶爾穿插山羌的共鳴。
赤尾青竹絲吃最多的是蛙類,老鼠、鼩鼱,偶爾吃鳥以及蜥蜴,樣區內目前已知吃最多的是斯文豪氏赤蛙,其次是梭德氏赤蛙、面天樹蛙以及腹斑蛙。
因為蛙類種類這麼多,供應充足的食物來源,因此樣區內青竹絲族群數十分穩定。
毛俊傑說,有別於雨傘節、眼鏡蛇等蛇類,青竹絲屬於伺機而動,在路邊等著獵物通過時捕捉。了解其習性,研究人員只需觀察路邊動靜,往往就能發現青竹絲的存在。
打草驚蛇 相見不易
每周固定的調查,也訓練研究人員渾身是膽,不分男女。或許已摸熟路線,研究人員的衣著十分簡便,毛俊傑仍忍不住小念一下,「至少要穿密閉式的鞋子」。研究人員只笑著打發,並不認為調查過程能有甚麼危險。這和一般人看待蛇類的態度十分不同,不過他們對家人也是輕描淡寫研究過程,就是怕引起不必要的擔心。
毛俊傑說,其實蛇很怕人,只要查覺到人類存在,就會自動迴避,反而是人類比較無法容許蛇的存在,會發生人蛇衝突常常是蛇走避不及,被逼著需正面迎戰。因此,無論登山、健行,在野外打草驚蛇是必要的。
讓蛇來治鼠 阻隔傳染病散播
其實野外的蛇,是抑制鼠類族群數量的重要角色。毛俊傑解釋,不同蛇種,除了捕食對象有差異,每年存活所需攝取的食物量也不同。以赤尾青竹絲之類活動力較低的種類為例,一年必須吃足自己體重一倍以上的食物量,才能勉強維持生存所需的基本能量。
活動力較強的眼鏡蛇,在主要活動季節,平均每周必須攝取自身體重40%的食物量,1個月約達體重160%,若以體重1公斤左右的蛇,換算成所需的老鼠重量,數量便十分可觀。毛俊傑研究室裡即保存幾隻龜殼花標本,肚子都被尚未消化的溝鼠撐大。
今年2月初,高雄確認6年來第3例漢他病毒,就是透過鼠類感染給人。疾管署表示,市場及夜市是主要來源。根據2010年疾管署針對五大都會調查資料,平均每100隻溝鼠或錢鼠(食蟲目的臭鼩),就有3隻帶有病毒。
抑制鼠類有其重要性,但環保署毒管處卻只建議民眾購買捕鼠板、捕鼠器,或向在地里長申請毒餌,忽略這些方式可能誤傷其他動物生命。
毛俊傑認為,由老鼠引起的傳染病,如漢他病毒,或可藉由蛇類降低疾病傳染的機率。美國密西根大學曾有相關研究,證明響尾蛇能抑制萊姆病擴散;萊姆病透過牛蜱寄生在老鼠身上傳播,當響尾蛇抑制了老鼠的族群、降低族群密度,也降低萊姆病的傳染機會。「當病毒的宿主密集度夠高,極可能引發傳染病;反之,傳染病的宿主密度不夠,會降低傳染率」。
人類成見深 保育蛇族難
不過,要讓民眾捐棄對蛇的成見,並不容易。毛俊傑舉例,每年4、5月間,部分蛇繁殖交尾季節,常有媒體報導,蛇的數量大量變多、「蛇滿為患」;但在自然狀況下,扮演著三級消費者的蛇,必須要有足夠的次級消費者為食,及足夠的棲息空間,才有增加族群數量的條件;在蛙、鼠以及蜥蜴數量未增的條件下,蛇的族群數量沒有理由增加。
唯一可能是此季節是蛇的繁殖期,再加上棲地破碎、擠壓,被趕出棲地,被看見的機會增加所造成,但因民眾對蛇類的恐懼及成見,不見容於人間,往往欲置之於死地,談蛇類保育更是禁忌。
其實蛇類具有阻隔傳染病擴散、提供醫療研究與應用的價值,而民眾遭受蛇類攻擊的機率並不大;蛇非魯蛇(loser),若能解讀蛇類心事,反而能為人類社會提供生態服務。
※ 本文與行政院農業委員會林務局合作刊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