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物」麝香貓 陽明山研究開步走


本報2014年3月20日新北訊,特約記者廖靜蕙報導

台灣僅剩唯一的貓科動物是石虎,名字有個貓字的麝香貓,則屬靈貓科。台灣麝香貓的研究非常少,陽明山國家公園委託研究團隊進行研究調查,揭開麝香貓生活史神秘面紗的一角,台大副教授朱有田以「借物少女艾莉緹」形容麝香貓處境,說明其與人類的距離天涯咫尺,卻不易覺察。

麝香貓。(攝影:林宗以)

台灣是麝香貓分布的最東緣,陽明山國家公園則是台灣最北端;雖具重要的保育地位,卻缺乏生活史、親緣地理結構等相關研究,保育策略從缺。因此,陽明山國家公園管理處接連幾年,委託台灣大學動物科學技術學系副教授朱有田研究團隊進行相關調查,並於昨(19)發表成果。

借物少女為日本動畫電影,描述生活在人類屋子裡的小矮人族,與人類互動的故事。電影宣傳標語寫著:「不能被人類發現,是我們生活的定律」似乎也很符合麝香貓的處境。圖片來源:維基百科。

兩年的研究計畫中,研究團隊共捕捉,及無線電發報器標放到6隻麝香貓,紀錄到一天活動距離達4公里,可在與人類活動範圍距離約僅40公尺處活動。

「並不如我們所認知的『麝香貓較敏感,不容易靠近人類』」朱有田說,就像電影借物少女的處境一般,麝香貓生活在我們周圍,只是不容易發現;一旦得知其存在,是帶來族群的幫助或崩解?仍有待觀察。

麝香貓不是貓

麝香貓不屬於貓科(Felidae),而是靈貓科(Viverridae),目前共分成12個不同亞種。分布區域包括南亞、東南亞半島諸國、中國南部、東部、中部、台灣及婆羅洲、蘇門答臘、爪哇等東南亞島嶼上。因族群數稀少,在台灣列為珍貴稀有保育類動物。

文獻指出,麝香貓廣泛分布於海拔100~1,500公尺間的山區,棲地利用以灌叢地、草地、鄰近開闊地、村落的森林或溪谷為主,並有偏好氣候較潮溼且平坦地的趨勢。

研究團隊在全天候活動模式紀錄發現,麝香貓自下午4點開始出沒,晚上7點則為活動高峰;清晨3至4點間歸於平靜,是道地的「夜貓子」!

目前只有墾丁一帶的調查未拍到麝香貓,顯示該區域數量極度稀少;其餘地區都可能有適合的棲地與族群,預估族群量遠高於石虎。

愛吃小竹雞

麝香貓保育地位不及石虎,意味著存活機會越大。朱有田表示,此歸功於其雜食特性,不像石虎專食性高。那麼麝香貓吃什麼呢?

過去在宜蘭福山地區的研究發現,麝香貓以昆蟲、植物、蚯蚓及刺鼠為主食;春夏兩季以昆蟲、植物為主,秋季轉食昆蟲及蚯蚓,冬季則為蚯蚓。至於刺鼠則全年不定期地出現在麝香貓排遺中;食物相對重要性以昆蟲類最高,植物類、蚯蚓及哺乳類依序次之。陽明山的麝香貓,則常吃竹雞幼雛,是否因陽明山竹雞特別多?尚有待研究。

遺傳特徵與眾不同

麝香貓幼獸。(攝影:林宗以)研究團隊於全台收集了100多份麝香貓排遺,分析遺傳樣本,並與陽明山27份麝香貓遺傳樣本進行親緣分析比對,得出陽明山麝香貓分成兩遺傳分群。其中陽明山國家公園麝香貓遺傳分群與台灣其他地區麝香貓有不同的序列特徵。

不過陽明山獨特分群與是否是地理因素或其他原因有關,研究團隊還需更多資料與研究佐證。

麝香貓研究  考驗智慧

麝香貓研究有其重要性,研究團隊從調查過程發現麝香貓的生存威脅,除了人類活動壓力、農藥與捕鼠藥、棲地破壞,還有以往未被關注的現象--棄養貓狗對其生存造成的壓力,但皆缺乏基礎資料。

由於麝香貓研究的獨特性,導致研究投入少,累積的資料相當有限。朱有田說,麝香貓雖離人類活動範圍近,卻不易被察覺。第一年,研究人員也不敢保證捕抓得到個體,幸好經研究人員的努力,不負所望捕到3隻,但第二年,仍然也只捕捉到3隻。

此外,團隊也使用紅外線自動相機調查以及發報器。麝香貓脖子長、頭小,掛發報器很難固定,5個發報器都在1個月內脫落。研究人員即曾於鬼鼠洞穴前找到發報器,推測發報器是在麝香貓進入前卡住,並在後退時脫落。目前還有一個發報器穩定配戴在麝香貓身上,且已超過120天。

因常需撿拾排遺,進入研究室辨別遺傳特徵,朱有田笑稱是「聞屎工作者」,幽默語氣的背後,他肯定陽管處慧眼獨具,明知麝香貓研究之不易,仍願投入相關研究資源。

要了解麝香貓,還需一段路要走,陽管處將持續投入研究資源,或能讓麝香貓成為陽明山這座都會型國家公園的保育指標。

【延伸閱讀】

※ 本文與 行政院農業委員會 林務局   合作刊登 

推薦文章